薛夷光在两人讨论完,又接着道:其实皇权和世家的争斗一直都存在,隋炀帝是为了遏制世家在朝中的势力,所以选择开科取士,同样,同为陇西贵族的李家在得了天下后,也一样选择对付世家,比如明明唐朝的史书上记载隋炀帝是昏君,却依旧选用昏君所开创的科举制度。若是隋炀帝真的是昏君,那他的政策应当是不能用的才对,但是唐却沿用了科举制度,这就说隋炀帝绝非史书上的昏君,真正的昏君哪里能开创影响华夏甚至是整个世界的取士制度。
其实,不只是隋,唐在对付世家上也有不少的争斗,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则天皇帝。薛夷光道。
同昌公主听到薛夷光提起自己的长辈,心中更为好奇,催促道:群主快说。其实大唐对武则天一直讳莫如深,毕竟被女子篡了朝,还成功的王朝就只有唐了,即便是到了唐中后期,李氏一族很多时候也不愿意提起武则天,毕竟当时武则天杀了不少李唐宗室。
其实,唐高宗李治的时期,也是一场皇权和世家的争斗,则天皇帝其实就是唐高宗推出来遏制世家之人。薛夷光说道,抛去李治和武则天的感情不谈,但是武则天之所以能够走上政治舞台,并且造成当时二圣临朝的场面,这和当时的政治斗争不无关系。比如说当时大权在握,身为李治舅父的长孙无忌,若不是长孙无忌,李治也不会让武则天临朝,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说李治的身体不好等等。
总之,武则天这位大佬,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走上朝堂的原因很负责,包括当时李治的废后,王皇后到底是无辜,武则天陷害,这其中的理由是什么样的没人关心,因为王皇后就是李治和世家较量中的牺牲品,李治选择将武则天推向朝堂,替自己和那群大臣争斗,就要给武则天一个合适的身份,而后宫摄政,没有比皇后的身份更符合朝堂了。
当然,李治会选择将武则天推向前朝,这和武则天本身的能力是分不开的,能被评价政起开元治宏贞观的女子又岂会没有能力,相反她是很多女子的骄傲。
所以说,每一个王朝都不安稳,看似一场后宫的争斗,其实牵扯到了整个朝局,一些史书只会告诉我们事实,其中的缘由和真相还需要后人慢慢解读,要是真的听信了史书上的评价,那真的会造成很多误会。
同昌公主对自己家族这段历史听得津津有味,冯有听到武则天的事迹,感叹道:我们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在临朝称制上我不如她。冯有之所以说和武则天有相似之处,其实也不难理解,同样都是女子临朝,同样都和自己的子女针锋相对,刀戎相向,其实冯有觉得还是武则天在这个点上更可怜一些,她是个养子,不是亲子,还不是很伤心,但是武则天面对的却是自己的亲子。
但是,在临朝称制上,冯有始终都没有迈出这一步,在这点上,她确实不如武则天。
她还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冯有说道:她说是任用武家人,李显处境艰难,但是却也始终没有废了李显。
薛夷光对这句话还是赞同的,我认为则天皇帝始终没有想要将皇位传给武家人的想法,总所周知,则天皇帝在入宫前,日子并不好过,和武家之间有很多的恩怨,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有仇。其实,很多人都猜测,武则天是觉得自己几个孩子有猪队友的嫌疑,而且当时她登基的时候李唐宗室频繁有所动作,所以武则天任用武家人是为了压制李唐宗室,巩固自己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