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薛夷光刚想完这点,便听到裴邵接着道:如今银两多在南方,北方的百姓手中根本就没有多少银两,他们根本就无法负担要缴纳的税钱,变法之弊端不用我等再说,诸位也可窥见。
薛夷光知道裴邵说的是事实,这也是各地官员中反对地最厉害的一点,其中以山东官员为最,这也能够解释了为什么山东解元刘芳明明和浙江解元颜铄不和,却还会站在裴邵这一边。
如今大魏的白银大多数由对外贸易获得,以陶瓷,茶叶,生丝,丝绸,中药材为主,大多是江南所产,而北方的百姓手中大多是没有银子的,这样百姓要将手中的谷物找到商家换成银钱,再将这些银钱上交。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问题,若是商人恶意压价,百姓就会贱卖谷物,这样百姓手中的银钱就不够交税,长此以往,百姓交不起税钱,最后就会沦落为流民。
这样的问题,反对之人明白,薛夷光明白,太子和杨廷和怎么可能不明白,这个问题薛夷光早在很早的时候就注意到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薛夷光会让太子去倭国挖银山,她让太子去挖银山自然不单单只是因为航海的缘故,航海要的钱她自己攒攒也能够。
如果改成朝廷统一制定粮价,收购粮食,发放给百姓银钱,百姓再用这些银钱交税呢?薛夷光继续道:这点是朝中最新提出来的方案,裴世子怎么对其他事情知之甚详,侃侃而谈,却绝口不提朝廷最新的政策呢?
这是太子和杨廷和等人最新商议出来的政策,银子珍贵,但是它真正的作用是充当货币,因此它就要发挥它货币本身在商品流通中的价值,这样的政策可以将从倭国挖出的银子让它们在百姓中流通起来。
第137章 辩驳
裴邵所说的问题, 确实是改革变法中的难点,她前世的历史中所主持的差不多的变法,其中银两的问题就成了最大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白银主要来自对外贸易, 国内白银产量很少。
还有白银产生的问题有很多, 当时最臭名昭著的就是火耗银事件, 产生这个事件的原因就是因为官员贪腐, 剥削百姓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不是不可以解决,官员的问题会由太子和首辅杨廷和解决,她现在要的是纠正裴邵给在场的学子灌输的错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