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听到这句话安国公夫妇心中放下了许多,只是接下来女儿的话又让他们皱起眉头。

至于少去东宫,最近是不太行。薛夷光想了想自己被太子扒了马甲的事情,她没想要将这件事情告诉自己的父母,不是她不信任自己父母,而是她觉得不是每个人都有太子一样的接受能力。

她的马甲已经被太子知道,她觉得太子这样精明的储君,不可能不从她这里知道后世的情况,所以她觉得自己以后被太子找去东宫发挥价值是肯定的,只是她没法这么告诉父母,只能道:我和殿下合伙做了生意,我和殿下一起做了琉璃厂,最近一段时间可能会忙一些,以后等琉璃厂步入正轨了,东宫我会尽量少去的。

比起航海,薛夷光觉得还是琉璃厂更能让父母接受。

果然,安国公夫妇听后只是道:你自己注意些就好。阿爹阿娘不是拦着你和太子来往,只是要注意分寸。他们从没有想要将女儿嫁进皇室的想法,在他们看来,嫁进皇室那就是受苦,他们的女儿已经受了十几年的苦,之后就应当在安国公府的庇护下,幸福地过完一生,何必去趟皇室的那潭浑水?

薛夷光自然是应好,对着安国公夫妇道:阿爹阿娘你们放心,我将殿下当作兄长,不会让人误会的。

不过,虽然有了安国公夫妇的谈话,第二日薛夷光还是去了东宫,她实在是对苏夷玉的诗集好奇极了。

这次薛夷光见到太子很是顺利,太子也没有废话,将周继昌调查的东西直接给了薛夷光看。

薛夷光看着上面的一首首诗都标明了出处,来源各不相同,有的来自京城的一些才子,还有的来自外地,比如江南等地,毕竟苏夷玉的诗中有很多描写江南的诗句。

当然,还有一些没有标注出处,可见是太子并没有查到。薛夷光觉得这诗集应该是苏夷玉前世的记忆,苏夷玉将上一世流传的名诗全都写在自己的诗集上,至于那些没有出处的诗,也很好解释,这些诗是他们的作者在未来写的,现在这些作者还没有来得及写,所以自然没有出处。

看完了?太子对着薛夷光问道。

嗯。薛夷光点头,知道薛夷光是抄袭后,她心里就再也没有半点好奇了。

太子却不一样,对着薛夷光道:这中间有一则趣事上面没有记载。孤现在给你讲一讲。

薛夷光立时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乖乖学生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