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苏夷光听到太子的话,也不扭捏,她小时候很多观点都是太子纠正的,所以她从不介意自己在太子面前发表观点,太子这方面真的是她的老师,特别是有了太子的这句话后,苏夷光更胆大了。

关于禅让的记载,多存在于《尚书》,《论语》,《吕氏春秋》等记载中,《论语·尧曰》曾简括尧舜禹相继举禅云:‘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苏夷光说完后话锋一转,又道:但是有关否定禅让的说法也有很多,不仅是《韩非子》,《竹书纪年》中有记载舜逼尧,禹逼舜的事情,就是儒家经典《孟子》和《荀子》中也多有记载。小时候她学习这段禅让制的历史,只觉得古人品质高洁,但是随着接触的历史越多,她才知道这件事也许远没有那么简单。

在权力面前,哪里有什么美德可言?

就是在现代,很多历史学家也对禅让制的说法重新产生了质疑,韩非子是法家之人,比起孔子对古代帝王的美化,韩非子是法家代表,法家可不会虚构什么理想社会。

儒家遵从礼治,特别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关于禅让的说法更加被遵从,反倒是这些质疑声音越来越被历史所淹没。苏夷光说道。她说完后,心中是有些紧张的,就像学生等待老师检查作业一样。

太子第一次正视面前的女孩,他觉得他对女孩的学识和想法似乎低谷了,又问道:你想要说什么?是批判儒家篡改历史?还是提倡法家的言论?

苏夷光摇了摇头,道:我不觉得儒家是对的,相反我也不觉得韩非子所言是对的。

太子听到苏夷光这句话,心中更为好奇,问道:怎么说?

因为我没有亲身经历过,而孔子和韩非子也都没有生活在三皇五帝的那个时代过,所以每个人所书写的历史都是从别人的书中或者是口中加上或不加上自己的想法写出的,我们都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所以我无从说他们是对是错。苏夷光说道。

那你想要说什么?太子听到苏夷光的话有些惊讶,也有些赞赏,小姑娘远比他认为地通透聪慧。

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苏夷光说道:历史上有刚正不阿的史官,但是更多的史官还是会屈服于帝王之威,就像百家争鸣中最后胜利的是儒家,所以禅让的言论便贯彻华夏千年,但若是最后胜利的法家呢?那《韩非子》一书中的记载是否又会得到世人的追捧,被认为是史实?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认为是不正确的野史。

太子听到苏夷光的这几句话更为惊讶,又问道:既然史书都是不真实的,你还要不要学?

苏夷光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当然。即便是那些被歪曲的历史,我们从史书中总能找出蛛丝马迹,若是连史书都要嫌弃,那其他的书不是更没法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