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潘建伟又笑眯眯地来了句:“小秦,这课我可以替你去上。不过你得把今天说的这些,写篇文章给我。你今天说的这个互联网产业的新盈利模式,还有市场培养的三步走,都是很有指导意义的东西,我可以帮你拿去发了,保证发文章的期刊,比老姜发的还高级。”
“姜教授这话在理,好的想法,还是得形成系统的书面理论才算完工。”陈荣马上道,“小秦,要不你看这样,你这星期就先别回东瓯市了,安安心心留在这里,把这篇文章弄出来,等我这会开完了,我陪你一起回东瓯市。”
秦风看着陈荣热情的样子,总觉得这厮有什么阴谋。
但市里一把手这么诚挚的要求总不能拒绝,秦风想了想,便笑着答应下来:“陈书记给我布置任务,我当然要认真完成。不过写出来的东西要是水平不行,那可不能赖我啊,我书读的少,现在就高中文化呢。”
这玩笑话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潘建伟接着话茬道:“没事,你放心,我这个水平,怎么着也肯定比老姜高一点,保证你这文章做得漂漂亮亮的!”
第六百七十五章 入党邀请
杭城连下了三天雨夹雪,到了周三早上,终于放晴。
折磨了秦风整整48小时的潘建伟良心发现,领着秦风和苏糖,去逛了逛曲江大学的西溪校区。走在宁静又湿滑的湖边,潘建伟俨然已经提前进入了导师的状态,语重心长地嘱咐秦风,等回了东瓯市,一定要好好把高数和英语这两块要命的短板补上去,还有专业方面的书籍,他老人家会列一个书单出来,叫秦风至少要精读一遍。秦风装着孙子一一答应,心里很是感慨这两天的学习过程。潘建伟不愧是当老师的,在学术上的要求,要比姜文不知道严格到哪里去。
陈荣让秦风写的文章,秦风其实当天就写好了,定名为《信息产业时代下的市场新抓手:风投与流量》。写完后落到潘建伟手里,便开启了五易其稿的漫长修改过程。
潘建伟对这篇论文的重视程度很高,不仅以曲江大学的名义,从省经信局那里弄来大量的第一手统计数据,还特地找了个博士生,让人家熬通宵赶了个统计学的结果出来,大大提高了这篇论文的逼格和学术含量。原本交完差就打算置身事外的秦风,日子也不比那位被拉壮丁的博士生好过多少,陪着熬了两天,搜肠刮肚地又掏了不少私货出来,才总算把文章定稿下来。用潘建伟的话来说,除了字数不合标准外,一般人靠这篇论文,应该勉强能从曲江大学的政经系硕士毕业了。
在曲江大学待了一个早上,到了下午4点左右,周正就找来了,告诉秦风说杭城的2006年经济建设工作大会已经开完,陈书记一行人连夜就要赶回东瓯市——
越到年底,省里对各市的考核任务也到了冲刺阶段,所以在这个关键时期,陈荣必须坐镇东瓯市,一来督促各条线赶紧把活干完,二来也防止工作出意外。
潘建伟没屈尊降贵到要再送秦风一程,只是临行前告诉秦风,如果以后再有什么“有趣的想法”,大可以来杭城和他谈谈,他随时欢迎。秦风呵呵笑着说当然,心底里却很怀疑自己是否会这么干。说到底,做学问这条路还是太窄了点,虽说对将来可能会有帮助,但毕竟和他目前的生活和工作,联系上并没有那么紧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回酒店收拾了衣物,晚上6点,关彦平开车送秦风和苏糖到了机场。
陈荣和蒋鹏飞已经先一步从贵宾通道上了飞机,但好在机舱的头等舱没满,秦风三个人又加了点钱,临时换了机舱,总算和陈荣顺利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