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今天这个全民教育的时代里,学位的含金量已经大不如从前了,考上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乃至考上博士研究生的结果,常常不过是让学生找到一份普通的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只是有助于受教育者避免失败,而并非让受教育者获得成功。”
“我认为,现在的高等教育是一份托底的保险,就是给被教育者存在一种竞争的可能,但不是给了每个人一个触手可得的美好未来。”
“拥有知识,获得知识,只是意味着你在前进的道路上拥有了一双可以供你飞翔的翅膀,但绝不是让你立即就有了一只可以吃的熟鸡腿。”
冯喆说到这里,有人笑了起来。
“今天的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了职业教育,它给予受教育者的回馈是非常有限的。它提供的只是一个基础性的能力与知识,因其一般性、规范性的特点,所以,除了少数名校与专业之外,大多数大学的就业情况,并不比专业性的学院或技校好。”
“因此,大学已经成为大众教育、通识教育、基础教育。所以普遍的讲,大学绝不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教育面向的是普通人,培养的也多是普通人,这只是一个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自然结果,但我们许多的家长和学生并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只有上了大学才能够彻底改变命运,可实际上,这样的要求对于大多数的大学来说是难以达到的目标。”
“以前的教育是让人改变命运,今天的教育可能更倾向于让人们积极地面对人生。大学已经成为培养普通公民的场所,而不是贵族的摇篮。”
“关键在于,我们的社会要立足于让普通人的命运不再那么坎坷,让不能获得成功的平凡并不那么失败。”
“任何一个社会,都只有少数人才能成功,以追求成功为目的的教育,其实是把大多数人都变成失败者的教育。”
“我们大学里的一些学生,以为从高中考上来就万事大吉了,上课的时候,清醒没有发呆多,发呆没有睡觉多,睡觉没有玩手机多;下课的时候,自修没有吃零食多,吃零食没有看连续剧多,看连续剧没有游戏多。离开了电脑这些学生还能做什么?离开了游戏他们还喜欢什么?离开了家他们还能到哪里去?对于这些问题,他们都找不到答案,还想通过大学找到前程?”
“学无所成,怪学校;考试挂科,怪老师;犯错受罚,怪制度;人际孤独,怪同学;就业困难,怪时代;孤立无援,怪父母。只有责怪,没有反思;只有骂人,没有检讨。如此处事,就算有个比尔盖茨的父亲,他的父亲也会头疼。”
“让学生明白生活的艰辛,体贴父母的不易,引导学生依靠勤奋和付出才能改变贫苦的生活。让他们明白唯有精神的成长、意志的坚强,以及勇气的磨练,才能成为耀眼的星辰。”
“责任心,吃苦精神,写作水平,做事能力,专业修养,操作技术,学问素养,与人相处,有哪一方面是每个大学毕业生的看家本领?有哪一点是他人不可替代的?如果都没有,凭什么目中无人觉得自己就是天之骄子,这样的学生,大学一毕业不失业谁失业?”
“教育真正的价值是一种启蒙,一种唤醒,一种打开,一种点燃,一种开悟,一种得道……”
“教育的本质在于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冯喆说完了,场内一片安静,他在离场的时候特意扫了陈为满一眼,但陈为满犹如枯井一般无波,冯喆心想这就是睡在床上尿尿,流哪儿在哪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