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建斌汇报的是没有抓到扔炸弹的嫌疑人,可见是有预谋的有组织的犯罪。
等皮建斌一走,严守一本想叫冯喆来的,可是又否定了自己,他给郭中州打了个电话汇报了几件事,然后让县委办通知开个会。
会议开始,严守一首先发言,他肯定了冯喆在今天事件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并指出市委对冯喆的表现也是很赞赏的,然后说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稳定老百姓的心,请大家探讨一下该怎么办。
“我觉得,今天这事必然是有推手的,否则怎么能让全县的老百姓同时出动?怎么我刚到了半间房那些人就赶到了?简直就是踩着我的脚后跟嘛。”
严守一和易本初的话意南辕北辙,一个在肯定冯喆的作用,一个在含沙射影说今天的事情是冯喆导演的。
冯喆没吭声,易本初自顾自的说了一阵,有人附和了他,肖抗战持反对意见,他说:“裹挟老百姓闹事围困常委的人是疯子,但这会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当务之急,明天养殖户要是再来县里,怎么办?那些要钱的工人,怎么办?”
财政上还有钱能给那些养殖户?易本初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一点,他就是在等着看严守一怎么解决这件事。
但是严守一和易本初都不知道,杨世贵刚刚给冯喆打电话说了和严守一谈话的内容,杨世贵觉得今天冯喆的表现太突出了,既然易本初和严守一都靠不住,自己不能吊死在这两棵树上,狡兔要三窟,杨世贵特别指出,易本初之前以县里几个厂工资发不下,先将养殖香菇的钱挪用缓解工人闹事为名将钱都花的七七八八了,所以,冯喆这会也想看看严守一到底怎么解决这件事,因为归根到底,严守一是县里的一把手,出了事自然也是第一责任人。
第362章 永不妥协(三)
别人在唇枪舌剑,冯喆默默的在想着心事。
《左传·庄公十一年》里有“其兴也勃焉,其亡也突焉”的话,意思是说夏禹、商汤两人总是自责自己不够贤能,所以国家迅速的富强起来了,而夏朝的桀、殷朝的纣王总是将责任错误归罪与他人,所以国家迅速的就颓落下去了,梅山如今的状况整个就是农民忙上访,工人在下岗,领导干部要卖厂,正好可以用得上其兴也勃、其亡也突这句话。
梅山县已经远远不是裘樟清在的那会了。
今天发生的事情归根到底的就是一个“钱”字在作祟,再有一个多小时,时间就进入了下一个年头,世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事情都可以用金钱来解决,衡量一个县领导工作是否有成绩,却百分之百要看这个县的gd,据杨世贵的说辞,财政上现在根本没有钱,那么严守一在裘樟清走后,算得上是失败?由此冯喆又联想到了半间房替代自己的李凯旋,唐经天说李凯旋在花钱方面是乾隆,亓思齐说李凯旋是自己的儿子,乾隆长寿而雍正中年夭寿,自己并不想做那个早死勤勉的雍正而想做既能吃饱又不用操心的乾隆,只可惜愿望总是不能实现。
杨世贵说,到了十二月份税源已尽,而已经入库的资金全都被划拨了出去,新年即来,元月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在哪里都是一个未知,二月份适逢春节,更是需要钱,政府除要给干部职工拨付工资过年外,还要拿钱慰问下岗工人,可是通过今天看到的今年恐怕不是简单的走形式慰问一下就能说的过去的,还有要保障离退休干部职工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再有就是要应付春节期间突发事情的发生,也就是常说的三保:保吃饭,保运转,保平安,但怎么吃饭、吃饱饭还是饥一顿饱一顿的饭?如何能良性运转,不能保吃饭就不能保运转正常,平安又从何谈起?由此种种,冯喆觉得易本初这一次下手太狠了,易本初将专项的款子挪作别用,导致了原本该发放到农民手里的钱不见踪影,他的目的就是要将严守一给逼上绝路,严守一如果不尽早——也就是在天亮之前拿出一个方案的话,必然在内忧外患中惶惶迎接新年的到来。
“叫杨世贵来。”
在其他人的吵吵闹闹中,同样沉默了好大一会的严守一终于开了口:“让皮建斌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