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页

易本初很是不常见的在常委会上皱了眉,严守一的脸上一如既往的没什么表情,冯喆觉得,严守一一开始不支持易本初种香菇,并不是真的不同意,而是想难为一下易本初,至于后来同意,就是预料到了现如今的这种情形,他在刚开始那是拿捏,他就是想看易本初的笑话。

这几天,县里已经让各个机构的工作人员发动各种关系推销香菇,有的单位还下了命令,让职工每人都买若干斤的香菇回家,否则就是不爱岗,不敬业。

“那么多的香菇放在地里也不是事,我看还是要发动群众,大家集思广益,总是会有办法的。”

严守一说完,肖抗战说:“对,严书记说的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发动群众有用?现在群众不是被发动,而是自愿的在闹,在问政府要钱,群众还敢被发动?

易本初感受到了严守一释放出来的刁难,但是他现在不想说话,就看着李开来和其他的倾向与自己的人。

当城关镇的香菇开始成熟的时候,李开来认为应该先搞一部分送到省里试探一下市场,试试销路与势态,但是易本初不同意,易本初说朱阳关镇这些年一直搞香菇养殖,取得的效益就很好嘛,如今全县都成了一盘棋,零星的小批量的出货根本显示不出梅山的竞争力,凝成一个拳头才能发挥出巨大的能量。

在易本初的坚持下,李开来退缩了,现在,他曾经的担心终于日益加剧的转变成了现实:囤积起来的香菇全都压在那里换不成钱,后续长成的香菇又接踵而至等着走向市场,重复的投资没法收回,付诸的劳动量更是一笔难以计算的数字,农民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今后香菇种还是不种?工作要怎么继续?眼前这一关都过不去,今后的路,又该如何走?

“我已经让县里的几个同志出去联系了……总会有办法的。”

李开来的话有气无力,下来所有人都闭着嘴,严守一看看差不多了,就要开始下一个议题,易本初忽然说:“我看还是要在宣传上下功夫,不是有一句话,产品不打广告,就像是在黑暗中给你喜欢的女人抛媚眼,城关镇香菇基地建成那会,宣传的工作做的就很好,这会瓜熟蒂落,也应该有一个报道,算是首尾兼顾,有始有终。”

冯喆看着易本初,心说现在全省都在养殖香菇,谁知道是不是就是因为当初城关镇决定投产香菇那会那个广告宣传太过于猛烈了导致兄弟市县跟着学样子?

在没有结果之前为了扩大自己政绩效应先将风声吹送出去,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给梅山更是给易本初涨了声望,但是实质上就像真正致命的武器还没研发出来就暴露给了敌人一样是没必要的行径,古人都知道“国之利器不可轻易示人”,怎么易本初这个县长一点保密的意识都没有呢?

“县长的提议,我觉得可行。”严守一同意了易本初的话:“广告广告,广而告之,不宣传,人家怎么知道我们?香菇谁都可以种,但是梅山的,只有我们一家。”

冯喆又看着严守一,他忽然觉得自己一直以来的直觉是对的,在裘樟清那会,严守一不管裘樟清说什么都是赞成,他并非没有主意,而是他让自己在裘樟清面前没有个人的见解,现在他三言两语将易本初推得很高,目的就是让易本初站得高摔得响,而易本初并不是傻瓜,只是当局者迷,他太想在这个位置上有一番作为了,他太急于在这个位置上表现一番了,他太想凌驾于严守一之上了,因而即便知道了严守一的祸心,也要往前冲着试一试。

宣传也许有用,也许没用,对于缓解目前香菇积压的情形能起到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呢?宣传了,广而告之了,农民的手里就有钱了吗?下面基层同志的压力,就会减少了吗?

但是大家都同意了县长和书记的提议,冯喆只有照办,他再次联系了市宣传部,焦海燕带着人再次到了梅山,三天之后,一篇新闻稿就刊登在了省报上面,同时市电视台也对梅山香菇“喜获丰收”做了专题播报,算是对之前建场报道的收尾,但是起到的效果却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