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页

王茂强还想到了另外的一个意思,心里在琢磨着暗自开心,这时冯喆杨树明几个已经就座,王茂强拿了眼前的一张报纸,在上面写了一句话,然后瞧没人注意,就扒拉到了郝千秋面前。

郝千秋一看这行字差点乐出声来,只见王茂强写着:“五人在一起是‘盗’(就是五个人那个盗),五人在一起又是‘伍’,‘伍’根手指是五姑娘,拢在一起能干嘛?就是自己摸自己,完事了就一起出来了。”

郝千秋在面不改色的偷着乐,王茂强已经聚精会神的将会议议题听了个清清楚楚,他的目的就是故意要让郝千秋分心。

别人倒霉,自己开心,王茂强就是这样想的。

一会,冯喆就镇上厂矿是否要进行重新发包的问题进行讨论,这情形和刘奋斗与王茂强早先的争论大同小异,有人反对有人同意,意见不一,王茂强归纳了一下,不同意重新发包的,表面上都以这些企业已经交过承包费,二次收费的话是不是稳妥为理由反对,言辞凿凿的,其实根本的原因都是这些人在为那些厂矿老板代言,他们就是一伙的,只要镇上少从这些企业拿走一分钱,那意味着那一分钱就可能进到了这些人自己的腰包里,而同意重新发包收取承包费的,则占了今天与会人员的少数,应该和自己一样没什么利益在里面。

“造反有理!革命无罪!”王茂强心里冷笑,这些占据了绝大多数的人屁股都是不干净的,也不看看如今管事的是谁,一把手的意图是什么。

所以必须造反,必须大鸣大放,老子今天非得让你和你的那帮企业家肉疼不可!

第248章 坑(七)

刘依然在半间房镇那会,半间房党委开会发言的过程是先由主要领导讲话,然后才由委员们逐个发表意见,以这种形式的会议效率是非常高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了领导的意图,轮到表态的时候就会有目标的、有选择的、有倾向的有的放矢,意见很快的就能够统一起来,从而能大大缩短会议时间。

而自从冯喆来了之后,每当开会,冯喆总是很耐心的先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刘依然反其道而行之,最后才阐述自己的观点,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让许多人很不适应,但是也不能非得强求让冯喆先行表态,于是大家在说话和用词方面就比较注重,一边观察冯喆的表情和动作,一边娓娓道来,就是这样,往往还是和冯喆的决定背道而驰,于是造成的结果就是很多人逐渐的推脱说自己还没想好,没考虑的成熟,或者干脆的胡乱简单说几句,反正最后总是要按照领导的意见执行的,说什么也无所谓了。

所以,一言堂有一言堂的好处,民主集中有民主集中的优点,到底哪个形式好,只有当事人自个最清楚。

今天的情况有些特殊,不赞成将厂矿重新发包的意见没有悬念的占据了一半以上,这会轮到企业办主任郝千秋发言,郝千秋说:“重新发包有重新发包的好处,按照从前的政策也有道理,我认为当前重要的是先进行整顿,将个企业单位的情况摸清楚,做到心中有底,然后再考虑其他。”

郝千秋说着看着冯喆,又瞧瞧杨树明:“各位领导,现在我们必须将金矿是国家禁止私人开采的这一点让群众认识充分,经过今天这样的几乎全镇人出动挖矿石,县里很快就会对此有反应,还有市里的相关部门,这些都是绕不过去的,我们都不能不考虑到,免的今后被动。”

郝千秋的话说了等于没说,大家在谈是否应该重新发包,他却转移了话题,仿佛忧心忡忡的是为了半间房党委,但是却在实质上打了个太极,根本就没有对提出的事项作出明确的答复。

县里谁会对金矿的事情有反应?相关单位有反应是正常的,彻底不来不过问倒是让人心生疑窦,毕竟场面上的事还是要做到家的,少了哪一道程序都不行,那会让本该正常的事情演变成不正常,而郝千秋嘴里说的县上有关部门也就是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和矿管局,这些年半间房没少和这些单位打交道,在没有发现金矿之前,半间房是有别的矿业存在的,往常就没出现过问题?那那些问题当时都是怎么解决的?

至于市里的黄金局,这些年虽然没有什么瓜葛,可是天底下的政府机构都是一个模式,只有人的不同,而人心大抵上也是一样的,在处理各种问题的时候无非清正廉明公事公办或者一衣带水得过且过,只有具体事件的不同而没有操作手段上的差别,再说,人在社会中,谁能不认识几个熟人,谁能没有几个亲戚故旧?一回生两回熟,三回可以做朋友,所以郝千秋纯粹是在危言耸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