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樟清看着冯喆说:“先不要下结论,加上商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咱们县就来了三波记者,这不是偶然现象。”
冯喆想说李显贵不知审查的怎么样了,可是这话不能问,有些话不是自己这个副主任科员讲的,就说:“张向明总是有错误的,他在市场办时间长,了解很多情况,县长,我觉得,所有的表面现象下面,总是隐藏着真相,万邦就是这些矛盾的源头。”
“请县长允许我到朱阳关镇去,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断人财路,必然会遭人嫉恨,裘樟清知道冯喆想说万邦是搅事精,但是县里必然是有着既得利益者,单单查处了一个张向明,显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对于冯喆的请求,裘樟清未置可否。
一会儿,裘樟清打了电话,得知省报的人已经快到了,就拿出湿巾,整理了一下形象。
终于,裘樟清从车上下去,对着一辆吉普车走了过去,冯喆跟在后面,从吉普车里出来了一个人,冯喆心里恍然,原来,这人就是省报的记者。
这个从吉普车上下来的人,就是上次在省里裘樟清和冯喆去陪同的那个开着别克商务车的男子。
第98章 连环陷阱(三)
可惜裘樟清的这位师兄并没有带他那个千娇百媚的女友,冯喆并不是想见到那位裘樟清的师嫂,而是觉得,要是那位美女一起到梅山来,裘樟清就会多一个陪他们的机会,这无疑是对裘樟清自己有很大的好处的。
可是与裘樟清事先想好的不一样,她的这位师兄婉拒了让冯喆陪着在梅山采稿的安排,他要一个人四处走走,有需要,再找裘樟清协调。
裘樟清和这位师兄在吉普上坐了一会,冯喆在一边相陪,吉普车上还有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司机,裘樟清说了商报的事情,但是这师兄没有表态,只让裘樟清去处理她自己的事情。
裘樟清只有遵从这位师兄的安排,一会三人作别,师兄倒是很和蔼的和冯喆握了手,然后吉普车一溜烟的就没影了。冯喆有些奇怪自己为什么对这人产生一种“和蔼”的感觉。
“我这师兄,叫常忆苦,就是忆苦思甜那个忆苦,他是省报的党组成员、纪委副书记、高级记者、省记协、新闻学会常务理事。”
裘樟清仿佛是给冯喆在解释,又像是自己给自己说。冯喆心里了然:常忆苦也不过三十多岁,就是省报业集团的党组成员、纪委副书记了,那常忆苦至少应该是副厅级别,他自己要在梅山看看,自然有他的考虑。
在上车回县里的时候,裘樟清做了这样的吩咐:“你去一下朱阳关镇,了解那个要自杀的人,究竟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