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飘香, 沈瑜和梁晋几人在郊外的亭子里饮酒作诗赏梅。
正值兴起,远远听见一阵脚步声。
两个披着狐裘大氅的年期男子,几丈之外就在高声询问:“前面可是苏州解元郎沈瑜沈举人?”
沈瑜优雅起身, 缓缓拱手施礼, 朗声答道:“正是不才, 敢问兄台何人?”
两人一边疾步而来, 一边兴奋地高声回答:“我等乃京城学子联盟学子,在下姬庆, 这位是王轩之。”
沈瑜心中有些不虞,但脸上丝毫未见改变,友好但不热络的请两位到亭中落座,并介绍梁晋等人给他们认识。
几人互相施礼,各自落座。
姬庆和王轩之是京城学子联盟里学问较好且比较活跃的人物, 之前曾通过某苏州学子想要联络沈瑜,都被沈瑜以学业为重不便聚会游乐为由拒绝, 今日不知为何他们竟然找到了这里。
姬姓和王姓在京都家喻户晓,姬侯爷的老娘是大长公主,王尚书是工部的一把手,两人虽然有些纨绔, 但学问还是没有放下, 不似皇后娘家江氏的子弟般嚣张跋扈不可一世。
可沈瑜就是不想与他们有什么牵扯。
姬庆和王轩之与皇后的侄儿江宇从小不对付,长大了更加看不顺眼。
沈瑜觉得,自己小小一个举人,充其量能考个进士, 可在权势滔天的外戚面前, 比一个蝼蚁好不到哪里去。
他这点能耐,在苏州这一亩三分地还能使使, 就算中了进士分到实缺,还是要小心经营的才能慢慢往上爬,若是想要杠上外戚江氏这样的庞然大物,他起码的呕心沥血经营数十年,胜算还只有一半。
现在嘛,沈瑜心里摇头。
撇清关系,明哲保身为上。
姬庆和王轩之到也不是什么急功近利之人,苏州沈瑜连得六个优秀才子,途中灭了多少恶徒狂匪,在全国的学子圈里都能耳熟能详。
这样一个不畏恶势力的优秀才子,姬庆和王轩之早就想要拉拢过来。
加上早几个月浙江巡抚上表的一份上奏,“勿精于治术,而昧于世界大势”,不仅让龙颜瞬变,更是让所有学子虎躯一震,如有人当头棒喝醍醐灌顶。
他们光顾着读书做学问,有些人一心想着削尖了脑袋钻营,像他们两人就一心想要搬到只手遮天的江氏,可苏州城的沈瑜已经将眼光放到了百年之后。
对啊,若是百年之后,萧国大大落后诸国,这繁荣富庶的国度,就是一块任人宰割的肥肉,他们这一代人在这里明争暗斗,等待后代子孙的就是被他国奴役。
那将是何等凄惨的境地。
两人对沈瑜颇为崇敬,可苦于人家闭门苦读,不得一见。
今日,终于得到消息,两人急冲冲赶来,终于有缘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