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挑灯至半夜。

至于吊灯夜读的后果就是被自家娘子榨干了所有力气,沈瑜却一点也不后悔。

秋去春来,转眼又是一年。

沈瑜再次准备启程赶考参加会试。

沈思齐已经在背三字经,偶尔顾甄也会训练一下他的体能,小包子完全继承了他老爹能说会道的巧嘴,在苏州大姑娘小媳妇里相当吃得开。

知道要随爹爹上京赶考,沈思齐让刘全安带着,已经开始和街坊邻居的小姐姐们告辞了。

“我要和爹去赶考了,你们要等我回鸭,别着急嫁人哦!”

一队四辆马车,刘全安带着三个弟兄骑着马,众人浩浩荡荡往京城出发。

长安扶着大腹便便的红梅,望着已经消失的车队,安慰自己娘子:“等你下个月生了宝宝,休息好了,我们就出发!放心,小姐把你托付给孙家小娘子,肯定不会有问题。”

红梅吸吸鼻子,握紧拳头,重重点头。

小姐,你要在京城等我!

还有,大丫,你别老想着和长顺眉来眼去耽误了差事,长嫂不发话,别想着嫁过来,哼!

还有还有,二妞,把小少爷看好了,小心他一指头戳穿了马车轱辘,你们还得停下来修缮。

还有还有还有,大丫二妞和长顺,把姑爷看紧了,京城的大姑娘可能漂亮,却比不上我们小姐一根手指头。

顾甄不知道红梅在想什么,他们途径扬州时,差点被卷进一桩番邦商人的谋杀案中,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差点耽误了行程。

第88章

风和日丽, 扬州码头热闹非凡。

一群群蓝眼睛黄头发的番邦人到处可见,他们或三五成群,或单独成行, 在扬州这片水路发达的土地上做着来往贸易。

大丫和二妞眼睛有些直, 从来没见过蓝眼睛的人, 连刘全安都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沈瑜应一好友邀请, 来扬州拜访一二,安置好住处后, 顾甄决定出来瞧瞧。

街上人来人往,顾甄紧紧抱着怀里扭来扭去时不时还伸处爪子指这指那的小胖墩,几乎没工夫给自己寻找好吃的。

沈瑜伸处一只手臂护着母子俩,一手挡着攒动的人群,心说这庙会就不应该来。

不远处有三个番邦人和两个扬州人在争吵, 有好事的人围拢在看热闹,使得原本拥挤的街道更加不好走。

有个脸色青白的番邦人操着一口蹩脚的扬州话在嚣张跋扈地质问对面火冒三丈的扬州人, 没说几句就动起了手。

扬州人比番邦人少了一个,占了下风冷不防被打了好几拳,番邦人也鼻青脸肿,但依旧哈哈大笑, 指着不远处一个年轻妇人手里的小娃娃, “泥们酒是喝榻逸阳滴笑挤载(你们就是和他一样的个小鸡仔)”。

顾甄头发都差点竖起来了,她大怒,眼睛微眯没让沈瑜看见她眼中的凶光,将沈思齐往沈瑜怀里一塞, 不过瞬间的工夫就到了几个番邦人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