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山人都没见过会发光的星藻,全都稀罕得不行,知道这东西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可以增加人的闭气时间后,就更垂涎了,都想捞一只尝尝。

叶羲急忙挡住一干垂涎的视线,护住了星藻。

剩下的三十只星藻,叶羲可不打算分了,他想尝试看能不能饲养。据汤说饲养得好的话,星藻能分裂出来。

这岂不是能越养越多?

退一步来说,如果没饲养好,只要在星藻失去光亮前把它吃掉,那星藻的功效也还是在的,所以并不会浪费。

只是听说,星藻是养不久的,而且十颗星藻最多有一只能分裂出新星藻,新分裂的星藻还比老星藻更脆弱,更容易死。

但叶羲认为,应该是白龟部落没找到正确的饲养方法,因为如果新星藻真这么容易死的话,星藻群早就灭绝了,怎么可能繁衍得那么多,甚至形成星藻潮呢。

但白龟部落这么多年都没找到正确的饲养方法,凭叶羲手里那三十颗星藻,也很难摸索。

但叶羲还是想试试,反正大家被困在山顶上,也没什么事,空余时间一大把。

于是叶羲整理了一番思路后,就开始了做实验的日子。

猜测一,星藻受光线的影响较大。很多藻类喜欢阳光,一遇阳光就疯长,而白龟部落有可能一直把它们养在室内,所以才没有饲养成功。

叶羲让大家一起动手帮忙制作了几十个小木盆。然后挑了两颗大小和亮度都差不多的星藻,分别放进两个小木盆中。一盆一直放在石屋的阴暗处,终日不见阳光,一盆则天一晴就放出去晒晒。

而木盆中的水量,每天喂养的食物种类和分量则完全相同。

猜测二,星藻容水温影响大。白龟部落之所以没有成功饲养星藻,是因为没有找对合适的温度。

叶羲挑了四颗相似的星藻,分别放进四个小木盆中。一盆放在火塘旁边,一盆放在火塘稍远处,一盆放在石屋的角落,一盆则放在山顶风最大,也是最冷的地方。

木盆中的水量,每天喂养的食物种类和分量则完全相同,而且所有星藻一律罩上兽皮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