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微信号是他的‘代号’吗?”风信子问道。浅浅含笑点头。“那你知道他本名吗?”
“我们圈子里不兴讲真名,他到底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他叫信天翁,是部长就对了。”浅浅的语气颇为严肃,“你要记住,在路上,有‘三不问’的规矩。”
这又是风信子第一次听说的新鲜词汇,“什么是‘三不问’?”“就是不问年龄和工作,不问收入和地址,不问婚姻和健康。总的来说,你就不要去纠结对方在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就对了,有些人是十分忌讳的。”
“哦……”风信子若有所思,觉得这个三不问简直不要太对自己胃口了!
不问年龄,就不用去让人叨叨为什么到了这个年纪还出来浪,还他娘的不结婚生子。以她那张十八岁少女的面孔,估计还可以装萌卖傻。
不问工作,她现在是失业人口,说出来都丢人。不问收入,收入现在为零,实习期薪资极其惨淡,虽然转正之后就会翻上十倍,可惜她还没有转正就离职了,实在丢脸。
其他的内容,有些人不想提起也很容易理解。
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棒的规矩,简直让风信子心花怒放。她其实有一些表演型人格的特征,在不同环境不同的人面前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有的时候是成熟世故的御姐,有时候是萌人一脸血的萝莉,有时候孤僻,有时候热情,而这种“允许隐瞒”的规则可以尽情地去扮演不同角色,简直是天赐礼物。
另外,在固定的环境里扮演同一个角色,也许随着时间的流失,自己早就已经不是那个角色了,但是在社会常规的束缚下,以及他人阳光的牵引下,很容易感觉到“被束缚”,宛若行尸走肉,仿佛在戴着假面,扮演着虚假的自己。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宽容的规则,让无数文艺青年踏上了旅途,寻找自我,也让一些中年人,踏上旅途,放飞自我。
总之,这种三不问,实在让风信子高兴了,她的表情也变得如向日葵般灿烂,隐约泛着兴奋,瞳孔扩张,但是她压抑着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毕竟“戏精”并不是什么好的标签,她也不想让人知道。
风信子是一个自我认同混乱的人,心理上的问题简直多如牛毛,但是正是为了自我治愈,她才选择了心理学作为大学主修的方向,试图在知识与学术中找到导正问题的方向。其实很多厉害的心理学家,本身都有这严重的心理疾病,在自我愈疗中找到了治疗心理疾病的新方向或正确方式。正是受到那些先辈的古物,她才大胆地踏上了这条道路。
不过,由于浅浅所说的是“路上”这样一个大概的范畴,而没有以“户外”“驴圈”这个更专业的领域名词作为前缀,让这个时候的风信子产生了误解,以为只要在外头都应该隐姓埋名,也为将来惹怒一些人埋下伏笔。
将来风信子在新疆大地,她会认识不少的朋友,而这些朋友并不是户外运动者,他们没有三不问的原则,也不大理解其想要掩埋一些东西的心理,对于风信子的“不真诚”大为光火。
一般的旅行者——包括旅行团以及部分自驾游,和旅游地当地人,是不会有三不问、三不借等原则的。所以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找对大部队是很重要的,也是驱散孤独真正的办法,因为驴子和牛说话总归是寂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