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主动的动手,那就失去了道义,武则天是要做明君,要做千古一帝的。
如果武则天主动动手的话,那么就会被外人说是屠戮异己,残害忠良。
所以武则天才一直犯难,想等着姚崇为代表的文臣集团主动动手,而她被动反击,这样她就站在了道义上。
这才是这场战争的关键所在,这道义如果放在以前,武则天并不在乎。
因为以前武则天要的是皇位,要的是统治,谁反对她,她就杀谁,这就太简单了,一点的技术含量都没有。
可是这么做的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导致她在民间的名声一直都不大好,很多人都说她是暴君,对她畏之如虎。
可是实际上那些平民根本就是杞人忧天,武则天再残暴也杀不到他们的头上。
可是现在却不能这么杀,武则天要改变天下,那就必须得到民心的支持。
这些日子来,大唐日报一直都在帮武则天做宣传,而这些宣传都是潜意识的转变民众对武则天的印象。
比如说武则天偶尔会发表一些轻松的文章,这些文章看起来没什么重点,甚至就连文臣都搞不懂这些文章的用途。
却不知道这些文章都是武则天处心积虑的作品,看似没有用途的文章,实际上会对民众产生一些潜移默化的效果,会拉近武则天与民众的关系。
民心这种东西,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就能获得的,因为民众站在地上,只能去仰望皇帝。
可是如果皇帝走到地上,与民众一起欢乐,甚至是一起对某些事情品头论足,那就不一样了。
民众就会认为皇帝平易近人,会由衷的对皇帝产生好感。
武则天的这招也是从白晨那里学来的,用白晨的话说,这就是作秀。
当然了,作秀并不坏,民众对于这种事也是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