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里从老到小一二十口人,就没有不喜欢胡峻的。
就是刘惠也常感慨,小峻这孩子可真俊,学习好,当公安也是万里挑一的好工作,关键性格也好,家境更好,要是能跟自家春苗或者友娣处对象就好了。为这事,她还曾厚着脸皮求黄柔给他们牵线,逗得黄柔哭笑不得。
你就说,能让她刘惠都惦记的好后生,他多优秀吧!
老太太还为他专门多做了两个菜,一定要留他吃饭,可怜见的,后母也不是啥靠谱人,这么大个小伙子回去冷锅冷灶她也看不过眼,甚至还让春芽去把菲菲也叫来,留他们吃饭。
正吃着,黄卫红忽然气喘吁吁跑来,“绿真,电话,你外公电话!”
幺妹一紧,这么着急,不会是外公出事了吧?
“咋啦?我爸咋了?”黄柔忍不住,着急的问。
黄卫红挠了挠后脑勺,不知道她们为啥这么着急,“没咋啊,就他说中央出了个啥文件,叫啥城镇……非农……个体啥的,我也不懂。”
幺妹眼睛一亮,放下筷子就往门口跑,别的她没听见,带“个体”的,那就是跟他们家息息相关的!能让外公这么早打来,还点名要她去接的,一定是了不得的大事!
第181章
原来, 是在今天下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的若干政策规定》,黄外公的老同事专门打电话告诉他的。
在这份《规定》里, 明确指出“个体经济是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必要补充”【1】, 首次在国家层面肯定了个体经济的贡献和地位, 从此以后个体户们不再是偷偷摸摸的“投机倒把分子”了!
对崔顾两家来说, 有了国家的肯定,他们就再也不用担心张爱国会给皮革厂穿小鞋啦!
“马上就能办理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了,让你爸赶紧把材料准备好,各地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政策不一样,可石兰省再慢也不会超过一个星期……”黄外公颤抖着声音说。
他活了大半辈子,怎么也想不到, 有生之年居然能看到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居然允许并肯定,甚至褒奖个体经济!用庸俗一点的话说就是——社会主义鼓励各自为政各奔前程,那还叫啥社会主义啊?
直接姓资算了!
可这事, 就是真真的发生在他眼前。
他在深圳帮女儿守业难免有无聊的时候, 经常会跟以前的老友联系,一来二去, 他们知道他居然干起个体经济,嘴上不说, 其实心里都有点不大看得上。在他们那个位置的人看来,所谓的“个体经济”只不过是美化说法, 实际就是投机倒把分子换身皮罢了。
有的人听说后,渐渐的也不怎么愿意跟他来往,仿佛生怕被他腐蚀似的。
他这个层次的尚且如此被人轻视,其他一穷二白白手起家的,更应该是受了多少嫌弃和白眼?个体户再能挣钱又怎样, 还不是没名没分,偷偷摸摸,必须挂靠在集体经济之下?
可就在今天,伟大的祖国母亲居然打了这声春雷,炸得他心头狂喜,声音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