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很明显,这里是广州的郊区,附近像二十五中皮革厂这样的厂子还挺多,在她目所能及的范围内,至少有五家。

“爸爸,皮革厂是做什么的呀?”

“皮鞋,皮包,皮箱。”

崔绿真恍然大悟,“怪不得厂里的工人们都拿着皮包呢,在咱们阳城可贵啦,九十块钱一个呢,还烫头发……”这么奢侈的消费,工资得高成啥样?

小地精吐吐舌头,“妈妈,他们厂子效益可真好。”

黄柔笑笑,现在的市三纺也不错,在胡雪峰大刀阔斧的改革和新设备带动下,工人工资翻倍,她们教师工资也涨了不少,可说起用人造革皮包和烫头发,还是没人舍得……“诶等等,你说那样的包多钱一个?”

“九十呀,不过那个售货员可能在乱喊价……但很抢手是真哒,许多人都想买嘞,可惜就是没货。”

黄柔和丈夫、女儿对视一眼,在彼此的眼神里看到了震惊和某种熟悉的惊喜。

这是一家人这么多年挣外快形成的默契。

于是,等饭菜上桌的时候,顾学章就特意跟小伙子多聊几句,“旁边的皮革厂生意挺好的吧?”

谁知小伙子却摇头,“没刚开起来那几个月好,这一带这样的皮革厂有十几个,拿不到大的订单,生意也不行。”

顾学章非常吃惊,“怎么会拿不到订单?”毕竟,在阳城市,那可是有权有势的人都抢的抢手货呢。

小伙子回头看了一眼,见没人上来,这才小声道:“国家打击投机倒把,皮革制品带不上火车,倒爷不敢来。”

顾学章这才想起来,三个月前国家商务部确实是发布了十五条禁项,其中就包括禁止以私人名义倒卖皮革制品的跨省流动。这一个个的皮包皮箱和一双双皮鞋,一旦出现在长途汽车站火车站,很容易被查出来。

这年代的倒爷,要能拿到公家证明和介绍信,那还叫倒爷吗?他们最缺的就是一个合法身份!

顾学章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那二十五中厂的产量如何?”

“产量大着呢!他们设备先进,一个小时能产三百平的皮革,可有时候一天也卖不出三百平的箱包,可不就滞销了嘛,现在库房里堆成山的都是箱包。”

小伙子干脆坐另一条空闲的长凳上,小声道:“老板我知道你们就是来买包的,这几个月北边来的老板很多,很多听了我主意的,都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