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四级!
老实说陈旭真的就不明白,为什么堂堂中国人要去学英语?
而且还必须要是全民都学!而且有些人恐怕一辈子都未必能用得上英语跟别人来交谈对话,但也要去学这个东西。而且不学还不成!考试不通过,连学位证都拿不到!
嗯,现在貌似已经取消了学位证与四级证的挂钩,但是看看那些招聘信息上,最基本的要求就有一点要求四级证书,大多数还是六级。
中国人学英语有那么大的重要性吗?
那天陈旭跟王栋聊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王栋老大就抽着烟,吐着烟圈说:“因为国家需要与国际接轨,而我们八零后这一代,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们是牺牲品。”
这话虽然有些偏激,但是八零后的确是见证了国家改革开放一直到富强的一代。
也是国家很多无谓政策所牺牲的一代。
说是牺牲品可能太过,但无可置疑的,我们是过渡的一代,处于过渡的一代,身在这个社会背景之下,身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旗的摸索下,我们的确是试验品。
当然,八零后也是幸运了一代,比起我们的父辈,我们的生活条件更好。但是很多事情,我们的很多时光,却都被浪费了。
其实不止从邓小平开始,除了那十年的动荡,中国在建国以来就开始了“不惜一切求发展”的道路。
这是当时的国情决定的。没办法。
比如说简体字的诞生,因为繁体字太难写难认,所以为了普及文化教育,废除了繁体字而大力推行简化字也就是简体字。
简体字并非是新中国首创,但意义在于此。可如今,又有人大代表提出恢复繁体字,毕竟繁体字是承载了汉民族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不能随便的遗弃。
这个提议如果实行,那么自五六年以来推行的简体字,则就成为了一个追求快速发展而做的一个时代的代表。
还有现在长江黄河的水质污染,这些年治理的还算好。但是前几年,当时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医药垃圾全部往河里倒,那水脏的……小冰就是在淮河旁边长大的,小时候的淮河很清很干净,别说游泳了,那水用来洗菜都没问题。可到九十年代初的那几年,河水被污染的一片乌黑,跟王羲之的洗墨池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