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2页

现在全世界都在说,只要华夏人掌握了的东西,一定会做成白菜价,这也是西方世界对东方最强大的怨念:咱们维持好价位,各挣各的,认真地垄断市场不行吗?

不过林四爷还是开出了一个极低的价位,大约就是房车的三成,大集装箱的租金,跟房车类似,甚至还高一点,但是居住体验强得不是一点半点。

不服气吗?没用的,集装箱的房屋成本实在太低了!

事实上,大部分的集装箱,在到港的时候,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只是包装箱而已,坚固一点无非是为了保护货物、抵御风浪。

这种类似于废物利用的成本,能有多高?

林四爷的这一招,打了那些靠房车经营的人一个冷不防,从低端到高端,完全吊打对手。

这些人也想搞集装箱来经营,但是成本有点高——不是经济方面的成本,而是人力、时间等成本,别看集装箱房屋简单,其实从组织货源、改造到运输,不是一个两个人搞得定的。

专门去经营倒是可以,可他们并没有跟道观打好招呼,贸然投资有风险,若是去找索菲亚商量,这点业务量,还没太大必要。

大部分的房车车主,还是很佛系地出租,租出一天算一天,租不出去也无所谓,相当地随缘——反正不可能降价。

没过多久,终于有一个房车车主想到了点子:拼车!

房车原本就不大,招呼多人入住的话,用户体验有多糟糕可想而知,不过这名车主想出了一个噱头:我这是青年旅社,是为兜里没钱的年轻人服务的!

别说,他弄了这么一个概念,房车还真就好租了,除了旅客的租金降下来了,还能撮合年轻人一起交流——反正大部分时间,大家都是在房车外,就是晚上睡觉时回去。

一辆房车里睡八个人,有没有不方便?肯定有,但是一旦睡着了,谁还会在乎?

房车青年旅社出来,让林四爷的生意有所滑坡,澳洲也不全是有钱人,穷人还是占多数。

林四爷为此找到了红姐,说我要不要跟着降价?

红姐认为降价没必要——你这集装箱房屋的经营成本基本上是零,连电源都是接驳的道观的电线,接一单生意,就赚一单生意的钱,何必跟他们打价格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