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宋萱和小楠姑侄俩在讨论化妆美容话题的时候,杰夫拉着何沐聊起了《一杆147》在美国上映的情况,老实说何沐还真的不是很清楚,他只知道影片是在英国奥斯卡颁发之后才开始在美国公映的,宣传噱头是中国斯诺克神童和华语片新星曾获英国奥斯卡影帝提名,两个噱头虽然不是很强,但也吸引了一部分观众走进影院,当然在华人生活圈的电影院更是有大批华人支持这部影片。
不过关于具体的票房数字何沐是不大清楚的,国内对于这方面的报道并不多,如果想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可以从电影票房吧和北美票房榜吧了解情况,这些吧里的吧友经常翻译美国方面的一些报道和文献,从而得出他们想要的票房数字,何沐虽然关注了这两个吧,不过却没怎么去过。
杰夫告诉何沐,《一杆147》在北美的票房累计达到300万美元,而且一半出自加拿大,这个数字不及在英国的成绩,不过却超过了他的预期,发行方仅靠票房就小赚一笔,到时候开发一下周边渠道,这份盈利还是非常可观的。杰夫非常坦诚自己看走了眼,这个成绩远超他的预期,可能是因为提名英国奥斯卡这个变数吧,但他没有预料到这个变数,这就是他的失败。
杰夫说这个当然不是为了自我批判,他只是告诉何沐好电影不分国籍,就算你是华人,照样能在北美出成绩,只要有足够吸引他们的点。
何沐撇撇嘴,北美市场那么大,三百万美元算什么佳绩,如果同样的故事换成美国人来演,影片依然这么优秀,恐怕三千万也是有可能的,他的黄皮肤给影片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是铁的事实,美国虽然标榜自由平等,但它从未做到过。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文化差异都将是阻碍华语电影冲击北美电影市场的一大因素,但是何沐坚定地认为,这种差异必须存在,电影在他看来不只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不客气的讲这也是一种洗脑工具,如果华语电影也都拍的和好莱坞大片一样,个人英雄主义泛滥,无政府主义横行,那么好莱坞文化侵略的目的可就真的成功了,而何沐想做的是华语电影有朝一日能以自身的特色和魅力冲击西方人的视觉神经,让他们陶醉沉迷,就像当初的《英雄》那样。
何沐一直认为《英雄》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在他心中,《卧虎藏龙》也没有这部电影的成就高,并不仅仅是因为《英雄》开启了华语大片时代,拉开了内地票房井喷的序幕,更是因为《英雄》的内核是中国的,它弘扬的是中国式的思维和思想,那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价值观念是西方没有而中华独具的,反观《卧虎藏龙》,虽然该片成就更大,在西方的影响更广,但李安的美国教育背景注定了这是一部西方人看着很舒服,但中国人看起来很别扭的剧情片。
杰夫对何沐这个未来小舅子灌输了很多自己的电影经,而他同样也被宋萱灌输了很多中国思想,他本人对中国人很友好,对中国文化很推崇,就连发展远落后好莱坞的中国电影在他眼中也有许多优点,他甚至觉得狮门应该和中国电影公司开展合作。
暂时来讲,何沐的水木森林只是一家小公司,和狮门这种好莱坞著名电影公司之间是云泥之别,就算杰夫想帮何沐,但两者之间不存在合作的基础,而且狮门暂时也没有走出国门的魄力,它现在只不过是凭借一些小成本恐怖片在北美电影市场浑水摸鱼,运气好的话开发一部赚钱的恐怖片系列,股东可以皆大欢喜,运气不好的话,就算赔本也不会伤筋动骨,毕竟成本没有多少。
杰夫一直觉得狮门应该玩点大动作,否则它永远别想和派拉蒙、环球那些公司相提并论,只是他的老板对此还下不定决心,大动作虽然会有大收益,但很多大公司就是被这样的大动作拖垮的,前车之鉴太多了,所以还是要慎重一些,对此杰夫也无可奈何,谁让他不是老板呢。
何沐向杰夫简单聊了聊自己最近的一些动作,他开公司的事杰夫早就知道,并且非常支持,虽然和何沐接触不多,但他清楚何沐是一个有想法的年轻人,这样的年轻人通常不太容易受他人掣肘,他们更希望自己能够完成掌控自己的作品,恨不得连配乐都自己包揽,以期能做到最完美。
当然杰夫从本质上也是这种人,加入狮门后他想要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也受到了一些让人不愉快的阻碍,他甚至说过如果时机成熟了,他也不排除会自立门户,开一家独立制片公司,自己做主的感觉他早就想感受一下了。
对于何沐提到的小成本高票房的《夜店》,杰夫表示完全没兴趣,喜剧这个片种是最本土化的东西,换个地方很难有市场,杰夫甚至连看一看都没兴趣。至于《非常完美》,杰夫才开始有了那么点兴趣,章紫怡这个名字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不过了解了这部影片的剧情梗概后,杰夫又皱着眉头抿嘴,章紫怡也需要跟正确的导演拍出正确的电影才能体现她的价值,而《非常完美》看起来并不像是那个正确的电影。
说到最后,杰夫反倒对《玻璃心》产生了极大兴趣,何沐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阿亮的遭遇,有点张震讲鬼故事的氛围,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宋萱还在一旁充当翻译,以便杰夫能更好的理解这个故事。
杰夫前面听的津津有味,只是到了后面他有点不满,“为什么不把女主角写成真的鬼魂,那才更有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