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书同文字,天下一体

多修路,才能够促进各个地区的流通和交流,促进经济和文化的繁华,乃至于繁荣工商贸易。

需求多了之后,经济自然也就上来了。

百姓有了钱之后,也就会带动各个行业兴旺发达,从而实现国家富裕和强大。

第三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编写统一的教材。

这个东西相当重要。

尤其是针对归纳过来的匈奴人,统一的教材,必不可少。

只有拥有了这个东西,下一代的匈奴人才会发自内心的认可和拥护九州天下的统治,认可自己是九州天下的一个人。

这个过程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至少需要经历数代人的更迭才行。

一代人肯定无法完成这件事情。

贾环倒也不着急,慢慢来就行,但是,提前到准备工作必须要把控好。

教材,关系到这些人读什么书,学习什么内容,一丁点儿的偏差都不能够有。

这件事情林雨和山野道人等人联合诸子百家的大能们,一起来弄这个东西。

对于他们来说,这件事情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儒家有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着书立说,甚至让天下人都读自己的教材和书籍,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啊!

对于读书人来说,这种诱惑太大了。

这可是成圣人的路子,就算是贾环让他们免费过来打工,那也是可以让这些自带干粮过来,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停歇的工作,也不说自己累的。

在读书人看来,这件事情要是真的做到了,那么自己就会名留青史,万古留名。

因而,这件事情没有任何人敢夹带私货,全部都是审核了无数次之后,经过所有人的共同认可之后,这才将其写下来。

每一步都是千淬百炼,少一个步奏都不行。

数次审核之后,千淬百炼之后,林雨更是效彷当年的吕不韦,直接在漠北的城门口张贴告示,邀请天下读书人来矫正,错一个字,指出来一个错误的地方,赏赐一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