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善于变通的灌木家族

他又没有索罗斯的联系方式。

这会儿,肯尼思只能把努力的方向,转移到运通公司其他的股东们身上。

他又打起了几个电话,打给那些支持他的持股比较多的股东们。

像沃尔顿家族的吉姆·沃尔顿先生。

给这些人打完一圈电话以后,肯尼思稍微放心了一些。

起码在电话里面,这些人虽然话风松了很多,可是立场暂时还没变。

肯尼思知道这回自己真的危险了,但他还是不得不努力。

想到这里,他开始给运通公司其他的董事会成员们打电话。

都到了这种时候了,怎么可能还睡得着?

肯尼思完全睡不着,他也不给其他一根线上的蚂蚱睡觉的机会。

当然是大家一起出来开会,研究怎么共渡难关了。

最主要的,还是索罗斯这位最主要的白骑士。

他「忽然背叛」,让肯尼思·切诺特一下子显得狼狈不堪。

董事会成员们人都在纽约,肯尼思·切诺特很快就把他们召集起来了。

他们连夜直接到了运通公司在纽约的总部,开会。

这个会议从晚上深夜,直接开到第二天凌晨,天都亮了的时候。

结果却还是有些差强人意,大家想出来的办法,或者大家准备的各种计谋。

都有着各方面的缺陷,看起来都没什么可操作性。

这也正常。

毕竟他们这些人,表面上说是运通公司董事会董事。

但除了两个小股东以外,其他七个人全都是纯纯的打工者或者代表。

背后的大股东支持的话,这个董事会可以运行的很好。

背后的股东们不支持,或者开始内斗的时候。

那他们就是第一个牺牲品。

而如今,就轮到了牺牲品们该牺牲的时候了。

这种非常不好的情绪,也在稍后一名公司高管,对董事们汇报了一条「噩耗」的时候,来到了顶峰。

那时候才是早上六点。

全美国大部分的报纸,都还没有出来,或者刚刚送到书报亭、书店的时候。

这名运通公司高管汇报的「噩耗」。

是来自他一个在《》编辑部,身居高位的朋友。

「杰克是《》的一名重要编辑。他刚才告诉我,今天《》里,有关于运通公司很不好的新闻!」

「什么新闻?」

一夜未睡的肯尼思·切诺特,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

「是关于索罗斯与亚伯·史密斯的新闻。好像是说索罗斯正式入股史密斯资本,并且向亚伯·史密斯出让他69运通公司股票的事情。」

啪——

肯尼思一巴掌打在自己的额头上,他知道自己万劫不复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当天色彻底大亮,大部分美国报纸上市的时候。

索罗斯入股史密斯资本,成为史密斯资本第六位公开股东。

并且向亚伯·史密斯,出让运通公司股票的事情。

也随着这些美国的报纸们,被送往全美国。

这让渴望亚伯·史密斯接盘,抢筹

了许多运通公司股票的韭菜、投资者们,顿时一片大哗。

要不是今天刚好是礼拜六,股市休息的话。

估计不用到中午,运通公司的股价,就会跌到40美元,甚至更低。

可就算周末休市,股市不能交易。

但大部分的韭菜和投资者们,也知道这种消息在经过两天的酝酿和发酵以后。

等到礼拜一开市时,它造成的股票下跌,可能还会比现在这个时候爆发出来还要高。

更关键的是,今天才是礼拜六。

明天还有一个礼拜七,亚伯·史密斯那边不可能无动于衷。

他一定会放出对运通公司股价不利的消息,更进一步的打压运通公司如今高企的股票。

那到了周一开市以后,运通公司的股票,绝对会一开门就狂跌。

好在亚伯的全面要约收购还摆在那里。

它持续一个月,11月6号开始的,要到下个月5号才正常结束。

也就是说,起码在这段时间里。大家还有亚伯·史密斯在35美元托底,这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了。

而当韭菜们一边绝望,一边庆幸还有亚伯托底的时候。

亚伯已经离开他在史密斯大厦的顶峰豪宅,出现在肯尼迪国际机场。

随后坐上他的「史密斯号」波音747,飞机划破长空,往奥斯汀国际机场飞去。

波音747宽敞仿如空中别墅的内部舱室里。

亚伯坐在正中间,仿佛皇帝宝座一般的主位里,他的腿上摊开着一份文件正在阅读着。

大卫·琼斯和艾伦·贝克两人,正安静地站在他的旁边,随时等待他的问询。

浏览了约有十几分钟以后,亚伯把手上这份,关于磷酸铁锂电池的专利技术说明书文件合上。

他对艾伦·贝克开口道:「汉斯教授做的很不错。没想到他从华夏那边带回来的研究团队,真的有能力这么快把简单成品开发出来。」

艾伦微笑着回答道:

「谁说不是呢?汉斯教授接触的这个华夏公司,他们的老板本身就是个电池技术方面的专家,是华夏那边一家知名大学毕业的教授,出来创业开的公司。可能正因如此,才会有这样的效率吧。」

亚伯微微点了点头。

在今年年初过后不久。

亚伯的特斯拉公司首席技术官汉斯教授,就离开了美国,带着一些学生去了霓虹考察技术。

在当前这个时代,锂电池技术方面,美国这边在理论上很先进。

可在实际的生产和应用中,还是霓虹那边更加出色。

并且霓虹那边的理论研究,也一点不差。

汉斯教授过去那边,是想着收购一些专利技术。

或者把一些霓虹当地的研究团队,打包带回美国。

可在霓虹考察的过程中,汉斯教授发现了一些来自华夏的电池产品。

这些电池产品的技术,说不上多优秀,甚至可以说已经有点落后,没那么先进了。

但汉斯教授询问得知,这些电池的成本,简直低到他不敢相信。

同样的电池产品,在美国大约需要一百美元的话。

那这些锂电池产品在霓虹,把它们生产出来大概需要五十美元左右。

然后这些锂电池产品在华夏那边的话,它们的生产成本,却只要不到二十美元左右。

在质量差别不大,技术也差别不大的时候,这种成本上的优势太巨大了。

汉斯教授对此充满了好奇心。

于是对总部这边报备以后,就去了华夏考察

考察了一个月,他就和华夏的一家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

后续就是那家华夏公司的精英研究团队,被特斯拉这边打包带回了美国。

特斯拉公司也顺势入股那家华夏公司,持有对方三分之一的股份,双方之间共享这方面的电池技术。

在双方合作下,亚伯提出来的磷酸铁锂电池,获得了突破。

目前已经可以做到能量密度大约为的实验室磷酸铁锂电池。

这个能量密度比铅酸蓄电池平均的,整整多了两倍多。

比霓虹那边主推的三元锂的,还是差了许多。

但是按照汉斯教授的意思,从经济方面来看,特斯拉更应该研究的还是体积更大,能量密度更低一些的磷酸铁锂。

汉斯教授这么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相比于三元锂,磷酸铁锂更加安全。

这实际也是教授主要考虑它的原因。

因为这位教授怎么说也是个学者,多少有些人文关怀。

在这种情况下,真要搞电动汽车的话,汉斯教授考虑更多的是安全排在性能面前

另一个,则是汉斯教授用来说服亚伯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