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实学不开口?”
应天府城中,一座院子之内,杨时放下老花眼镜,有些吃力地抬起头,望着胡宏。
才过而立之年的胡宏,乃是胡安国之子,胡安国身为杨时弟子,代替他去参与论战,胡宏便替父于软禁之所照顾杨时。
听得老头相问,胡宏有些不自信地道:“或许是因为他们不擅长论辩吧……先生知道,实学他们会算会写,可不曾听说他们会辩。”
“不对,不对。”杨时连连摇头,闭着眼睛沉思起来。
周铨不会做蠢事。
输在周铨手中之后,自己也成为阶下囚,这让杨时对周铨有了更新的认知,而周铨留下他的性命,甚至可以说善待他,让他对周铨的器量有了更新的认识。
好一会儿之后,他睁开眼,看着胡宏:“我这老头子,在这里一时半会又不会死,你不如也去求是宫……求是宫……求是……我明白了!”
杨时自言自语,眼睛瞪得老大,就想站起来,但他才一起身,便又坐了下去。
老人的脸上泛起不正常的潮红。
他真想如同年轻时求学一样,哪怕是冰天雪地里,也愿意静静等候,只为了寻求至理!
“求……是……”杨时喃喃自语了一声,然后头缓缓歪向一边。
胡宏见此情形大惊,连忙呼唤,就在隔壁的医生迅速跑了过来,可是测了测杨时的脉搏,医生摇了摇头:“杨先生仙去了。”
胡宏茫然失措,过了会儿才反应过来,杨时已经死了。
老先生方才肯定有所得,所以才会那么激动,但他究竟想到了什么?
若能知道老先生最后想到什么,再转告给正在求是宫中进行论战的程门诸子,或许能够有大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