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说,他一边从袖子里掏出一块手帕来。
乍一看,手帕并没有什么异样。杨时将扎边的线拆开,众人发现,那边角处用蝇头小字,写两句话。
“能中兴宋室者王之,朕愿禅位于康王……”
众人一一传阅之后,神情个个肃然。
这字迹应当是赵桓亲笔,他写在手帕边处,再由皇后亲手边扎好,也不知藏在身上有多久了,终于有个机会,将手帕送给了李纲。李纲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可是他却不能擅动,便又将之交给了杨时。
“陛下之意,你们明白了么,当初陛下初即位时,心有些急,乃至有靖康之祸,经历了这几年,他也沉稳多了,甚至能有这般意思!”
众人眼中都闪闪发光,不停地点头。
这两行字乍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异样,就算给人抄了去,也不至于凭借这两行字来找赵桓的麻烦。中兴宋室者王之,可以说是周铨,他“中兴”了大宋,故此得有济王之封;禅位于康王,也就是如今的摄政王赵构,也可以看作是赵桓对自己的处境有了清醒的认识,愿意向周铨屈服。
但实际上呢?
看在这些保守派的老头儿们眼中,这两句就是赵桓对未来的许诺。
能消灭周铨中兴宋室者,将不吝封王之赏;为了尽可能团结更多的力量,赵桓个人愿意将帝位让给赵构,让这个目前掌握了宋室大政的摄政王也站到周铨的对立面来!
特别是禅让的许诺,这其中表现出来的魄力与坚忍,让文维申等老泪纵横。
“臣等无能,致使君上遭此灾难!”吕好问哭道。
文直柔握着拳头站起身来:“终究是要周贼知道,天下忠臣义士,并未死绝!文公,你还等什么,我们如今都同意举事了!”
“杨公,富公……吕世兄?”
见众人都点头表示认可,文维申也握住了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虽然决定举事,可是事情也不能仓促。钟相那边,应当可以动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