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页

周铨心中一凛,回头望去,却看到董长青满脸激愤,可是眼中却有一闪而过的激动!

不仅是他,周铨身边几乎所有人,都是如此,面上有激动之色。

机会!

他们知道,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甚至比起宋太祖陈桥兵变都好的机会。

整个京城之中,百姓的怒火已经酝酿很久,只要稍稍煽动,他们就会爆发出来,而这股力量,足以让京中发生一场翻天覆地的变故!

此前周铨总是以时机未成熟,婉拒董长青等的劝进,这一次不同,董长青他们决定要学赵匡义与赵普,先将黄袍加身之事做出来再说!

“我们这就同济国公一起去见皇上,要他放了宗尚书,由宗尚书来主持防务……不,由济国公主持防务,宗尚书从旁辅佐。那位只会纸上谈兵的孙尚书,还是去翻他的预言诗吧!”

“是极,是极,皇上身边尽是无能之辈,济国公、宗尚书这样有才有德之人却受到排挤,如今事情干系到我们的身家性命,再让他们胡闹下去,我们全部要成为金贼棒下之鬼了!”

“京城之大,已经容不下一个正人……这等情形,必须改变,我们一起去见皇上!”

“同去,同去!”

赵桓登基时间不长,可是错误频出,特别是先后几次败给金人,可以说个人威望扫地。而东海商报等报纸却将周铨麾下战绩大肆宣扬,因此京中百姓,人人都对周铨抱有期待。

原本只是几百人在呼,很快就变成千人,甚至数千人同时欢呼,要与周铨一起去面见皇帝。

这么多人呼起来,声势极大,越来越多的人被惊动,越来越多的军士、百姓都走出住处,问明白事情之后,他们也加入到这高呼的队伍之中。而且这些百姓见周铨不肯,一个个拜倒跪下,若说最初之人还有投机之嫌,可到后来,他们就都是诚心诚意。

周铨一时无语。

这种情形,也出乎他的意料,因此一时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

然后他身后,董长青退了两步,翻身拜下:“主公,以京城百姓身家性命为念,以华夏社稷为念,以天下苍生为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