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再发北伐债卷,这一次,发行一千五百万贯!”赵俣兴奋地道:“同样以燕云之地为抵押,一贯钱到时可以在燕云得到三五亩地……”
“百姓不会相信的,上过你们一次当,怎么还会上第二次?”赵佶冷冷地道。
“会的,官家,此次不同,官家可以做两手准备,一是令周铨北上接应,二是征募大军,有足够的钱财赏赐,再募三五十万大军绝无问题,至于三……朝廷可与金人联手!”
“什么?”赵佶的手抖了一下。
在他袖子里,正有童贯的一份密奏,他已经与金人联系上了,金人对合击辽国的兴趣非常之大,愿意借兵给大宋收复燕云。
大宋所要付出的,无非是将当初给辽国的岁币,转交给金人,一年才几十万贯罢了,而且可以从榷场贸易的税收中,将这笔钱收来。
也正是这封密奏,让赵佶的心情稳定下来,他才有闲心来接见自己这伙皇亲。
出乎他意料的是,向来不知政务的赵俣,竟然与童贯所见相同,都有意借金人之力,来实现收复燕云的目的。
“如此三策齐出,收复燕云绝非难事,皇兄,这样一来,一千五百万贯的新债券,我们只需稍使手段,便可推至三五千万贯,到那时,不仅此次的亏空都能补上,就是皇兄重修艮岳的钱,那也是有了!”赵俣加重了天平上的砝码。
第436章 赵家人
若是周铨听到赵俣的“妙计”,少不得要夸一句,皇帝的这位弟弟深谙“金融创新”之妙。
这种手段,即使放在千余载之后,也能骗得不少人。
至少赵佶给唬住了。
他听得赵俣一句接着一句,说起如何将战争债券捂在手中,在市场上造成有价无市的假象,然后暗中一点点将债券放出,每放一批,都要做出抢购如潮、供不应求的姿态,再然后借助周铨之名,只说朝廷不日拜周铨为帅,总领全军北伐……诸多手段,轮番使出,一环接着一环,这赵俣越说越兴奋,渐渐再没有方才的拘谨与小心。
他的情绪也感染了在场的皇室宗族们。
许久之后,他才说完自己的计划,殷切地看着赵佶:“皇兄,你说我这般安排,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