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页

他才一开口,王黼就觉得不妙,待听得他火力全开,将矛头指着负责国子监与太学的官员,指责他们疏于管理,才不称职,让学生聚众闹事,甚至还殴打官差,一番杀气腾腾地话说出来,只恨不得立刻将这些太学官员都罢去。

这边赵楷话才一说完,立刻一群人出来,个个将帽子摘了,表示这官微臣没法做了。

赵楷当时就愣住了。

他放眼望去,这些人当中有礼部的,有吏部的,还有别的部门的,官虽然不大,最高也就是一位郎中,但人数不少,而且最重要的是,赵楷弄不明白,为何自己一番话,却引得这些人个个都要辞官。

他终究还是年轻,身边的人也大多未曾参与过真正的政争,因此并不知道,大佬对决,往往自己不出声,而都是底下的一群小官们蜂拥先上。赵楷迫不及待出来,不但犯了大忌,并且他攻击国子监与太学,牵涉到的层面太广,许多人都将之视为对自己利益的冒犯。

莫说别人,就是王黼自己,也是太学之中出身,在太学中旧日的师长还在,甚至现他也安插了数人于其内,只等日后提拔任用。赵楷试图清洗太学之举,触怒的不是一人两人,而是朝廷中几乎所有的大佬。

猪队友。

王黼想起这一个词来,据说此词乃是周铨所发明,专指那些坑了同伴还得让同伴为他们善后的家伙。

赵楷在一惊之后,很快就体会到群情汹汹的滋味了,哪怕这些人的矛头并没有直接指向他,但他却发觉,自己竟然感觉极为孤立。

他此前所倚仗者,最主要的便是赵佶的宠爱,其次有部分投机者的倾向。可如今局面,这些投机者也摸不清楚风向,不敢轻易下场,象王黼这样原本想要拖一拖的,都被赵楷自己赶到一边去了。

这么多人出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听到风声了。

李纲所上奏章,并不是什么秘密,他前脚刚上奏章,后面就发生太学生敲响登闻鼓之事,消息稍灵通者,便将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在他们看来,朝中有大佬出手了。

谁能玩得这么漂亮?

只要看李纲的举主就知道是谁了,李纲可曾经在蔡京之子蔡攸那儿充当了一段时间门客,他能够升官提职,特别是在言官位置上狂喷两个月就去职,但竟然没有离京,甚至没有降品贬职,若说背后没有蔡家的支持,谁都不相信。

既然可能是蔡京动手,目标直指嘉王,太子一脉若不会抓住这机会,那就有鬼了。

蔡京和太子联手——这样的机会不抓住,同样也是枉在朝中立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