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传来时,英布认为自己终结强盗生涯的日子到了,他只身前往番阳(今江西省波阳)去见秦朝县令吴芮。吴芮为官清廉,治理有方,深得民心。英布要劝吴芮叛秦,心里也没有多少把握。好在吴芮是个明白人,他早已厌恶秦国内部的争斗和赵高的专权,清楚地意识到秦朝的日子不会长久。见英布说明了来意,竟一口应承下来。吴芮喜欢英布威武豪爽,还把女儿许配给他,至此,江西又树起了一面反秦的大旗。
有了自己军队的英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几次率军北上与秦军遭遇,都能大获全胜而归。加入项梁的队伍后更是屡立战功,深得项梁赏识,后来项羽赐封他为当阳君。
宋义率部北上救援赵国时,英布又被任命为将军。项羽杀死宋义担任上将军后,英布一直追随着项羽,参加了巨鹿战役,西进亡秦战役,直到打进咸阳。在这些战斗中,英布常常担任先锋,冲锋陷阵,应该说,英布在项羽亡秦的行动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项羽在咸阳分封时,封英布为九江王也是对他战绩的一种肯定。
就这么一个人,派谁去说服他叛楚呢?谋士中无人敢应。英布生『性』粗犷,去的人唯恐自己站着去,躺着回来。看着众谋士面面相觑的样子,刘邦禁不住大骂“一个个都是饭桶!”
“主公,我愿意去。”
刘邦正在生气,一听有人愿去,立即住了嘴。看到说话的人是自己身边的谒者(郎中令的下属官员)随何,脸上的怨气也就消了。
在刘邦眼里,随何平日里表现平平,并未见有多么大的才能,他去能行吗?刘邦心里没底,问了句“你去?行吗?”
随何说“主公放心好了,在下保证不辱使命!”
有人愿意去当然是好事,成功不成功,谁也不敢保证。既然要说服英布,总得有人前去。刘邦忙派人安排二十个随从,准备好丰厚的礼物就跟着随何出发了。
英布听说汉王刘邦派来使见他,猜出刘邦的意图是要说服他共同抗楚,故意找借口不见随何。英布有自己的算盘,半辈子的四处奔波使他厌倦了军旅生涯。现如今,身为九江王的他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和一方自己的封地,完全可以安稳地渡过下半生。他本人没有更高的奢求,更谈不上统一天下成就什么帝业。所以他对项羽出兵伐齐并不积极,对刘邦攻楚他也不热心,对项羽南下征战刘邦他同样不想参与。他清楚,只要自己一旦介入,后半生又将消耗在无休无止的南征北战之中。但为了不得罪刘邦,英布派太宰(官职)按高规格接待汉王的使者。
随何耐着『性』子在馆驿等候九江王英布接见,但直到第三天还没见安排,就对前来的太宰说“大王迟迟不安排见我,一定是因为楚强汉弱的缘故,怕项羽怪罪大王,其实我正是为此事来的。你想办法让我见到大王,我会向他讲清当前的局势。如果我说的话大王感到对九江国有好处,大王可以采纳。如果我说的话对九江国是有害的,大王可以将我和一起来的二十几个人全部砍头,用来表明他坚决背弃汉王而与楚王友好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