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贵妃会意,心里却颇有几分不愿,还是说道:“太后娘娘说的很是,臣妾也如此作想。臣妾以为,苏氏服侍皇上有功,且又怀上了龙胎,虽是宫女出身,到底也不比寻常,就封她做个婕妤罢。”
婕妤,只在嫔位之下。宫女初封,如此已算是破例了。
这姑侄两个,满以为如此已是极其荣耀,陆旻也该知足,苏若华更当感激涕零。
熟料,陆旻却道:“朕以为,该给若华封个贤妃才是。”
第九十二章
赵太后与赵贵妃顿时惊了。
就连苏若华, 亦有几分诧异,目不转睛的望着陆旻。
赵贵妃更禁不住脱口而出道:“皇上,苏氏不过是……”
赵太后轻轻咳嗽了一声, 打断道:“皇帝, 哀家知晓你中意苏氏。论及容貌性情,苏氏也确实是宫中的佼佼者, 如今又怀了身孕, 封妃倒也不是不可。然而,哀家以为,自来为着孩子好,总是少加些荣耀恩宠在他身上, 只求能平安长大。皇上如今封他母亲为妃,只怕要折损孩子的福气。不若,暂且封个嫔位。待将来孩子落地, 长大成人,站稳了脚跟,他生母抚育皇子有功, 再行封妃可好?也是明正言顺。”
这一番话, 来的甚是恶毒。
太后言下之意,便是说陆旻强行要给苏若华高位,便是要折了孩子的福气,日后这孩子有个三长两短,都要算在陆旻与苏若华的身上。这天下,为人父母的, 哪儿受得了这个。
果不其然,苏若华有些按捺不住,轻轻言道:“皇上……”
陆旻却神色一凛,傲然道:“太后娘娘,您也是饱读圣人诗书的,怎会讲出这等市井愚妇之言?世间孩子夭折,若非病痛,便大多是人没看顾好罢了,同他母亲是否荣耀恩宠,有什么相干?退一步讲,他既能投胎到咱们皇家,便已是天大的荣耀,是个极有福气之人,还能有什么更大的恩宠加在他身上,而折损了他的福气?”
几句话,将赵太后驳斥了个面红耳赤。
赵太后也没想到,陆旻如今竟敢当面反驳自己,连一分的颜面也不留,不由沉了脸色,压抑着胸中的怒气,徐徐说道:“皇帝,哀家也是为着周朝血脉着想。你登基三年,这是头一个孩子,自然万般尊贵,万事不能差池……”
她话未说完,陆旻先行说道:“这是朕的第一个孩子,不是皇长子,便是皇长女,故而他母亲的身份自然也不能低了。朕欲封若华为贤妃,亦是为此。适才,太后娘娘还说,这长子之母不能无名无分。朕要给她位分,太后怎么又不愿意了?岂非,出尔反尔?”
赵太后被噎的说不出来话,竟而陷入了沉默。
一旁的赵贵妃,却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