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太傅劝李太后,“皇子们的争夺,姐姐不要去掺和。皇太子已立,圣上春秋鼎盛,我预计后面十几年内,几个皇子之间都会太太平平的。姐姐是太后,圣上孝顺,你背靠赵家和李家,还有我在呢,没人敢再拉姐姐站队。等过了十几年,咱们都老了,更不用管了。”
李太后叹口气,“都是我的孙儿,哪一个我不疼爱呢。”
杨太傅只能说一句,“姐姐慈爱之心,只是,天家无小事。姐姐就算疼爱孙儿们,也不能有偏颇。
李太后笑了笑,”你说的对,皇儿正当壮年,我一个老婆子,操心那些事情做什么。”
杨太傅给李太后倒了一杯茶,“娘娘可不老,臣才是老头子一个呢。”
李太后笑骂他,“没个正经。”
自那以后,杨默娘时常回做些针线孝敬李太后。李太后也不拒绝,到了她这个地步,没有什么事看不开了。杨太傅的几个子女,听话的,她愿意照顾,不听话的,她就当没看见。
时间晃悠悠的,两年时光又过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早上好。
今天作者要去医院做个检查,可能没时间码字,明天早上的更新会推迟到明天下午,请亲们见谅。
啊,这好像是作者写文来第一次请假。囊肿太疼了,忍受不了了,先去看看,若是不好,可能要手术。
第62章 少年结发黄昏恋
景仁二十一年秋, 九月十二日,十七岁零七个月的宝娘要出阁了。
十七岁的赵传炜刚刚顺利过了秋闱, 成了京畿一带最年轻的解元。才参加过鹿鸣宴的赵传炜, 立刻又要做新郎官了。顿时, 整个京城都热闹了起来。
多少未婚的小娘子咬手帕, 这么好的少年郎,出身好、长得好、读书好,可惜要成亲了。新娘子出身豪门, 太后亲女, 重女就算不服气, 谁也替换不了。
九月十一的晚上,赵杨两家已经忙的焦头烂额。杨太傅过了母孝,前两个月已经恢复了打卡上朝的日子。女儿的婚事, 他全权交给了杨玉桥夫妇。
宝娘的嫁妆上个月已经全部从明盛园拉了过来,整整八十抬,每一抬都满满当当, 特别是前面的十抬,景仁帝和李太后钦赐的东西,都是有钱都没地方去买的, 真正价值连城。
杨太傅把赵家给的贵重聘礼,全部充作嫁妆给女儿带走, 又算了四十抬,合起来整整一百二十抬嫁妆。良田铺子、金银首饰、绫罗绸缎、古玩字画、仆人随从、家具用品,应有尽有。
快满十八岁的宝娘, 出落得越发动人。这两年,她出门极少,在家里带着两个妹妹整日捣鼓花花粉粉,身上的皮肤越发白皙细腻。她的年龄在未出阁的小娘子里头已经算大的了,身段发育的越发玲珑有致。
前几日赵传炜中了举人,来给她报喜,在屋里搂着宝娘说悄悄话,见她这般娇俏动人,要不是宝娘挣扎的厉害,他差点就没把持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