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点点头,将一张信笺递给吴勉:“这是我那至交好友,段翰林家的地址。我已经给他去了书信一封,你抵达京师后,可以去拜访他。”
吴勉收下之后,唐可镂又问:“你在京城可有住处?”
“还没有。”吴勉摇摇头:“住旅舍即刻。”
唐可镂看了看他放在庭中的行囊:“月牙儿不跟你一道去?”
“她自有她的事要忙。我不在的这些日子,还望先生多多照顾。”
“你放心,月牙儿的性子,怎么着都会把日子过好的。”
拜别唐可镂后,吴勉往桃叶渡去。
自金陵至京城,可走陆路,也可走水路。但以车马为行,难免奔波,不利于看书,所以月牙儿也劝吴勉乘船去。她的话,吴勉哪有不听的?更何况月牙儿已经为他联系好一艘船。
烟雨朦胧里的渡口,总是和离情别绪联系在一起。
吴勉望见送别的行人,不禁想起月牙儿。
若她来送,他怕是不舍得走。
“老爷,船来了。”书童提醒道。
吴勉轻轻一声叹息,往水边去。
等他看清了船头立着的人,却是一愣。
月牙儿一身大红飞鱼窄袖衫,手扶船舷,云鬓被江风吹得微微有些散乱。
楚天辽阔里,她朝他灿烂一笑:
“这位少年,你要搭我杏花馆的顺风船吗?”
第72章 煎饼果子
去京城这事, 月牙儿早就将其写在了自己的蓝图上。
早在前几月,月牙儿就已经先派鲁伯去京城,请他寻一处住宅和一处合适的铺子, 作为杏花馆在京城的起始店。
就是吴勉这次没有考中,不需要往京城去赶考, 月牙儿自己也会往京城去的。毕竟在这样一个皇权至上的时代,京城的地位可远比后世来的重要的多。纵使江南地区富裕风流, 但到底不在天子脚下, 无论是消息还是机会,都比不上京城灵通。
月牙儿既然想要立一番大事业, 那她自然是不会忽略作为一国之首都的京城。若在天子脚下的京城立住跟脚,甚至稍有些影响力,那等于杏花馆的未来,一定大有裨益。
大约半个月前,鲁伯来了一封书信, 说他在京城物色了一处店铺,其余的琐事也办得七七八八了, 请月牙儿上京来主持大局。
一收到这封信, 月牙儿便立即着手开始安排在金陵这边杏花馆的各项事宜。
她既然不在,那总得有一个总揽大局的人。思前想后, 月牙儿还是请薛令姜来替她主事。一是因为薛令姜在杏花馆本身持有的股份占比就已经很高了,二是因为她实在展现出了管理的才敢。相比之下,柳见青虽然加入的时间早,做事做的也很不错, 但她到底玩心比较重,除开经营柳氏排骨店之外,一有空闲,她便喜欢四处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