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二哥这次,过完年再走吧。”谢初年说。
“是得过完年再走。”谢朗笑着说。
“太好了,那二哥岂不是可以留好一段时间,我要告诉沈哥哥。”谢初年笑着说。
其他人听了没觉得有什么,谢元璋和沈渊同龄,两人关系也十分要好,唯独谢朗听了有一瞬间心里堵了一下,怎么女儿什么事都离不开沈渊?
到了晚上,知道二儿子要回来的喜悦劲儿过去,谢朗又有点为女儿的事发愁。
徐氏问:“你怎么了,晚饭之后就唉声叹气的。”
“没什么,还是因为年儿和渊儿的事。”谢朗说完,又叹了一口气。
“这件事不是已经说过了吗,两个孩子是自小的情分,渊儿刚认识年儿的时候,年儿才九岁,渊儿对年儿就是兄妹之情。”
谢朗听了妻子的话,轻哼一声,虽然心里不赞成,但是并没说反对的话。
“你先别想年儿的事了,左右年儿年纪还小,倒是璋儿,都二十三了,该定一门亲事了,不如趁这次他回来,给他找个媳妇,说不定他一定心,就留在京中不走了。”徐氏一门心思想让儿子留在京城。
“他在哪里都好,只要踏踏实实做事,照顾好自己就行。”谢朗在这点和妻子的看法不同。
“我得好好看看京中适龄女子,找个温柔可人的,就算璋儿还是要回南边赴任,到时候跟着去,也能照顾好璋儿。”徐氏把这事记挂在心上,第二日就约了几家夫人打听了。
谢初年想着三哥告诉她的话,开始琢磨怎么能多和沈渊见几次面。
“要是能知道沈哥哥的军营在哪儿就好了。”谢初年有些发愁。
其实这件事只要问问三哥就能知道,只是再去问三哥,定然要引起三哥的怀疑,问父亲更不好,父亲一定会问她缘由,她还能去问谁呢?
“小姐可以直接去问沈将军啊。”冬白在一旁出主意。
“那就没有惊喜了。”谢初年说完,又叹了口气,“不过就算知道,也进不去,要是沈哥哥不那么忙就好了。”
冬白想了想说:“小姐,那我们就多去镇国公府上,总会遇见沈将军的。”
“也只能如此了。”谢初年点点头。
自打谢初年打定主意去镇国公府制造偶遇的机会,隔三差五就去镇国公府上拜访。
今日来陪沈长熙玩儿,明日给韩氏推荐一家新开的绸缎庄,总之,韩氏说谢初年快跟她亲女儿一样。
也有几次遇上了沈渊,不过每次都是匆匆说两句话,沈渊就又去忙了。
这样过了几日,徐氏请韩氏一起去茶楼。
说起替二儿子选媳妇的事,韩氏笑着说:“京城贵女们这么多,你可要擦亮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