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弟,你之一生,本不需要多努力,便可以拥有无上荣光,可是你却大错特错。这位置,我从不敢肖想,却是你执意推给我的,为兄只好接下。”
皇帝暴怒,“你住口 * !住口!”
他挣扎着,伸脚欲踹河间王,然而挣脱不得,心绪大起大落之下,一阵黑甜翻涌而上,人仰头而倒,跌落地上,竟晕死了过去。
第92章 结局(上)
皇帝被废, 赐昏侯,流放于东海,无召不得归京。
年初,在太皇太后与岐王的主持之下, 河间王以先帝正统后裔践祚, 改年号为靖平。
靖平元年, 始为大魏新气象。太皇太后再度出山, 以古稀高龄辅佐新皇理政, 为时一年。
新帝亦感激皇祖母,表示想于城郊为太皇太后修筑行宫,为皇祖母颐养天年, 然被太皇太后驳回。
如今国库空虚, 已不适宜大兴土木, 新帝颇感惭愧。随即察纳雅言, 从谏如流,颁布了一系列政令。
这回轮到清算旧账了。
以首辅李恨秋为首的一伙人, 官官勾结,于神京私铸兵器,行刺太皇太后被搬到了台面上秋后算账。
风波甫平, 又生巨浪。原来昔日包藏祸心之人, 其心不死,约莫是觉得昏侯好拿捏,意图杀了公主与太皇太后, 趁机控制皇帝, 这可是灭顶大罪。
好在如今事情水落石出,项大将军带着从神京抓回来的一伙人,当堂指认, 乃是受刑部所指派。其间抽丝剥茧,又抓出了不少人来。
首辅当场认罪伏法,锒铛入狱。
其余同党,太皇太后与新帝视其情节轻重,流放贬官,一时无数。
转眼又是二月初,草长鸢飞的好时节。
在办理李恨秋的旧案时,无意间牵出了一桩旧案出来。
原来这今日在位的国师大人,便是昔日的为了替苏长颉申冤而被折磨致死的苏嬴!
这件事可谓稀奇热闹,一时无数人都在推测,这其间发生了何种故事,这两个毫无相关的人,竟是同一人!民间亦因此多衍生了一些传奇绘本,唱词写得是跌宕起伏,传得是有板有眼。
既已如此,太皇太后自然顺手便为这位驸马正名,恢复了他长宁侯之爵。另则良辰吉日,就在二月十四,为长公主与国师举行婚典。
烟柳满城,时值初春,樱笋未发。
一介亭外已添新翠,山色如洗练般清澄,湖光粼粼,野鸭微步,身后拖着长长的毂纹。
待这位如今风名极盛的国师拾级而来,作为邀约的主人,文庚寅连忙迎接出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