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公主嗜我如蜜 风储黛 1615 字 2024-03-16

见到岐王的第一眼,皇帝便从皇叔的目光中读出了他的痛心和决绝。他早就心凉了,再不敢将岐王视作自己的救命稻草,他低下了头 * 颅,灰溜溜地躲开,情知躲不过去,最后,他嚎啕大哭。

岐王行事,连一点闲话家常的机会都没有给,他原本不信皇帝会是如此毒辣之人,入都城之后,干的第一件事便是拉上手下前来对质。确定这一事实之后,岐王以清君侧为名,控制了皇帝身边的近侍。

十月初开始,天子对外称大病难起。

岐王持玉玺,暂代摄政。

朝野哗然。

无人不知近来发生了一系列宫变,太皇太后暗地控制了小皇帝。

不知道小皇帝犯下了何种大错,竟致一向深居简出的太皇太后这一次竟决然至此地步,连岐王都悄然入京,趁机夺权?

这是要……易主啊。

这个时候还有看不穿时局的,便是眼瞎心盲无疑,也该是时候选边站队了。

老臣立刻快速自觉地分化为了两党。一派拥戴太皇太后,这个一生传奇的女人,不但曾经以铁血手腕肃清朝纲,挽救大魏于危难,更是急流勇退,避居凤隐宫二十余年,此番出山,必是因为如今的陛下又出现了重大失误。另一派则拥护年少的皇帝,天子年少登基,登基以来,夙夜辛勤,纵有小错,榷茶上行事过急,但只要肯悔过自省,是还可以继续教的。

这两派自觉划分阵营,投向了队伍里头最德高望重之人。

一时间,两派可谓是旗鼓相当。

可官员们不敢明斗,明知道现在皇帝处于劣势,身陷囹圄,朝政暂且由太皇太后与岐王把持,就算对此心怀不满,也必须暂避锋芒。

如此相争不久,由于皇帝久不坐朝,匪夷所思,拥护皇帝的官员耐不住性子出手,渐渐控制了京畿重地。

与此同时,河间与胶东相继起兵,朝梁都进军。

这两股势力都是受太皇太后调遣,并且合二为一,一路势如劈竹,抵达梁都。

五万人马陈于城墙之外,据而不攻,然而切断了从梁都而出的所有通道。

天子党自忖远非敌手,人心惶惶。

又数日,终于在朝堂上,他们得以见到已经消失了多日的天子,他这个人已经形如槁木,面色苍白,恍如真个大病了一场,已经没有了多少生气。

诸人均感震惊,不少的人甚至对着岐王瞋目而视,义愤填膺,欲刃之。

然而也就在今日,岐王颁下按有玺印的太皇太后懿旨。

懿旨只有一个内容:废帝。

废帝之事非同小可,懿旨一经宣读,便无回寰,全场哗然色变。一片非议质问声中,唯独皇帝双目无神坐倒。

这时,终于有一个元老级的老臣——右相叶远石,提出了质问:“陛下纵使无功,也无大过,禁榷令虽有急功之嫌,但好在已及时拨乱反正,并未造成不可弥补之损失,岂可因此废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