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好比是一道良药,沈家虽然明面上不能嫁女儿过去,但是,暗地里,她们已经有一个女儿进了太子府了。
沈老夫人也不知是喜是忧,想着将来的对策,但是随即,她就发现,折乌这个人,六亲不认。
沈老夫人再次苦笑,“殿下,您知道吗?当时老身的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想着那就这样吧,总比过将来这个孩子暴露在明处,被人发现了身世强。您查到定北侯家这里,就已经停了手,想来这就是天意。”
这话实打实,不参杂任何一点别的含义。
她知道,因为折乌的身世秘密,所以许氏是坚决不会认她回去的,也不会让定北侯家的人跟折乌多加相处。这个秘密,就掩埋下来吧。
“但是,万万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四皇子插手了。”,沈老夫人叹气道:“当时,四皇子的人去查当年的事情,老身这颗心,都要跳出来了。”
若是真查出来,太子殿下怕是连沈家都要恨上,好在四皇子这人,也只查到了定北侯府,还愚蠢的去找了定北侯夫人。沈老夫人却知道,这事情,开了头,怕是再瞒不下去了。
因为四皇子动,为了折乌,太子殿下就势必也要再次动起来,为她善后,为她保驾护航,当年的事情,便越查越清楚。
沈老夫人就知道,这事情,在太子殿下眼里,已经清清楚楚了。
果然,太子殿下开始诓着那个傻儿子去拜访之前的好友。翰林院的人,礼部的人,那些友人同窗们如今已经身居高位,但是经由太子殿下问起沈琩当年之事时,还是会回忆起当年沈琩在江南的“受欢迎”。
“多少个小女娘跟在他后头,唉哟,殿下,您是不知道,别瞧着沈琩如今这副模样,当年的他,可是个抢手货。”
沈琩红着脸摆摆手,“殿下,别听他们胡说,哪里的事,哪里的事。”
但听起来的腰杆,却已经认可了这一切。
沈老夫人那日听儿子洋洋得意的跟她吹就眼前发晕。
“阿娘哟,您老人家是不知道,太子殿下那么个冷冷清清的人,如今对儿子我可是关怀备至,前几日还跟翰林院的几位兄台问起了儿子我在江南书院时的风光事。”
沈老夫人拿起拐杖就打人:“你有什么风光事!造孽的孽障!”
但她却不敢去找太子殿下说明这一切。
殿下到底查到了什么地步呢?
殿下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她不知道。但是再不找殿下说明白这事情,染姐儿以后,就别想嫁人了。
染姐儿这事情,虽然是她自己挑的事情,但本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今的不懂事,以后教教就懂事了。但染姐儿还是逃了出去,从沈家的眼皮子底下逃了出去,还将事情弄的满城风雨。
沈老夫人就知道,这事情,不能悄无声息的息事宁人了。
她道:“殿下,所有的事情,老身都可以告诉您,但是您以后,对折乌姑娘,又有何打算呢?”
“她是折家的女儿,也是沈家的女儿——即便她不认沈家,老身对她,也是多有愧疚之意。所以,沈家对她的支持,不会比其他的女儿少——殿下——”
太子殿下却已经抬了抬手,让沈老夫人不要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