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小时,四十多份面条就准备好了,徐珺遥再将卤肉饭也打包好,分开装到袋子里。
八十份外卖的重量不算轻,好在剧组里别的没有,就是劳动力多,杨复康又叫了几个人下来,把这八十份饭带回剧组。
剧组里八十多号人闻着徐珺遥的卤肉味馋了一个上午,早就饥肠辘辘,此时杨复康带了饭回来,众人一哄而上,不到一分钟就把八十份外卖瓜分干净。
卤肉饭的味道自然是最先被瓜分干净的,来得晚的人只能选择面条。
道具小哥就是来的晚的那一批。
道具小哥从场务那里领了一份盒饭,他找了个遮阳的阴凉角落坐下,打开了打包盒的盖子。
一股浓郁的酱香味裹着淡淡的葱香扑鼻而来,浓郁的褐色酱汁包裹着细长的面条,红润油亮,面条上整齐地码着翠绿的黄瓜丝、橙红色的胡萝卜丝,以及十来片卤牛肉,红绿相间,煞是好看,让人舍不得破坏这漂亮的摆盘。
道具小哥饿了一个早上,他花了三秒钟的时间欣赏了下这份凉拌面的摆盘,然后拿起筷子,三下五除二把配菜和拌面拌匀。
他夹起一大筷面条,以一种饿虎扑食的姿态把面条塞进嘴里。
面条是煮熟后放在冰水里透凉的,即使过了十几分钟,面条入口时仍然有一种微微冰凉的口感,身上的暑气也跟着散了两分,黄瓜丝清脆爽口、胡萝卜丝带着些许甜味,面条劲道有弹性,每一口都带着浓郁的酱香,口感层次丰富多样,令人胃口大开。
“导演,你这面条在哪买的?也太好吃了!”有人嘴里含着面条,含糊不清地问杨复康。
“这卤肉饭也不错!真不夸张,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卤肉饭!”
说这话的人今天刚到片场,没有吃过昨天的青椒炒肉和扬州炒饭,并不知道这个偏僻的寨子里还藏着一家饭馆,老板的手艺堪比国宴主厨。
“我知道我知道!是村口那家对不对!这附近也只有那家能做出这么好吃的面条!”潘勇一下子就能尝出来是徐珺遥的手艺,他积极地向别人安利,“不是我和你们吹,村口饭店老板的厨艺是这个!”
潘勇一边扒拉着卤肉饭,一边比了个大拇指,“老板的手艺很好,唯一的缺点就是卖得有点贵。”潘勇刚才下去帮忙提饭的时候看到了柜台边的价格牌,卤肉饭88元一份,拌面58元一份,比起一般小饭馆的饭菜的确贵上许多,几乎能和星级酒店的菜价相媲美了。
“不对,贵怎么会是这盘美食的缺点?是我的缺点!”潘勇说着,差点流下了贫穷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