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页

几场大雨过后,干瘪的河流渐渐变得丰沛。马根生不知从哪里搞来了一堆鱼苗,放了上百斤鱼苗到河里。

马支书喜意盈盈地去数鱼苗,数来数去都数不清,“人老了,看不清了,我不数啦!”

去年如果能在河里摸出一条小鱼,能让全家人高兴一整天。以后这鱼塘养起来了,隔三差五吃顿鱼还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日子真的在慢慢变好了!马支书上了年纪,牙口不好了,没闹饥荒前最爱吃鱼。

马根生郑重地地叮嘱着大伙,“现在开始谁也不许下河摸鱼,这条河就是咱们村的共同财产,我们全村人齐心协力、其利断金,养到冬天大伙都有大鱼吃!”

他受到苏叶的启发,专门派了两个队员养鱼每天负责喂养、看守。那两个队员特意去阮儒良老师那仔细地听了一周的课,学习养鱼的文化知识。

……

五月下旬,村里开始陆陆续续采收玉米、花生。

阮儒良的玉米、花生也陆续传来了喜报,它们比普通的玉米、花生增产了10,这个产量拿到县里开会也是一笔很不错的成绩,不过出于谨慎的缘故,他想增产30之后再把成绩报上去。

阮儒良给高产的玉米、花生分别取名“富裕一号”、“富强一号”。

苏叶被阮儒良这波扎实的技术炫到了,原以为随手拣了一个骗子,没想到却是一个大佬。他极其勤奋,今年每天至少工作12小时,工作结束后偶尔还会给学生上课,难以想象他之前默默无名地教了几十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