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页

苏叶听了手一抖差点想摔盘而走,她端着盘子沉默地看向阮儒良,这个真的是她想找的大佬吗?这句话听起来活脱脱一个骗子。

直到苏叶那个年代才实现了红薯亩产万斤,阮儒良的亩产两万斤听起来就像一个笑话。但杂交水稻的研究确实是从发现单性不育株开始,只有阮儒良注意到了这件事。

苏叶试图再拯救拯救,“阮老师可以试一试水稻,红薯哪有大米饭好吃,大米才是我们的主食。水稻的产量如果能提高,人人都有大米饭吃,这不是很美好的一件事吗?”

阮儒良扶了扶眼镜,有些惭愧地接回盘子,“惭愧惭愧,我没有研究过水稻、不了解水稻。我上次可能误导苏老师了,水稻要实现提高产量很难很难,它很娇气,有很多遗传病。怎么……苏老师不相信我的红薯?”

他生气地夺回了苏叶手里的那盘苗,固执地说:“年轻人不要这么不切实际。现在吃饱饭才是根本问题,目前红薯产量是最大的,天南海北都可以种,耐干旱耐盐碱,苏老师不要小瞧了它。”

阮儒良毕竟还是指望着从苏叶那拿到一块试验田,撂下狠话也是轻飘飘的。生怕苏叶不信任他,阮儒良解释道:“万斤是长远的目标,去年我培育过‘红星番薯’,在三分的自留地种过,产量可以达到六千斤。但是今年春天再种下去,它的子代又不具备父代高产的特性。”

“我想弄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如果试验顺利七、八千斤的产量不成问题。我始终认为番薯产量可以达到万斤……”

苏叶哪里敢小瞧它,这可是亩产万斤的红薯。她已经在思考自己研究杂交水稻的可能性。

阮儒良这么一解释,苏叶勉强相信阮儒良是靠谱的,凭直播间平时那抠门劲儿,批改一星期的作业只能换一斤大米,怎么会忽然大方地白送六百斤粮食?

【直播间提示主播不要揣测关键信息,容易误导自己】直播间弹出了高亮的提醒信息。

弹幕纷纷讨论起来:【对的主播,说不定打赏的机缘是你去乡下拯救了学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