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时辰后,苏有辞站在雪地里,手里还拿着从杨忠家拿出来的铁锹,杨二郎就在他旁边。
站在屋檐下的虞卿捧着一杯热茶,往院子里瞥了眼,眸子里闪着笑意。
“夫人,公子这回来果真是不一样,竟然还玩起雪来,以前别说玩雪,基本都是在田间查看稻子的长势。”
吴娘子摸了摸茶壶,还是温热的,便不急着去添水。
虞卿收回视线,朝吴娘子点了下头,“吴嫂嫂不知道,他就是这性子,口是心非得很,不过我倒要看看他能堆出个什么东西来。”
“我看八成是能成,二郎打小就崇拜公子,说来,当初要不是公子帮忙,村子里也渡不过难关。”
吴娘子叹了声,“这荒郊野外的村子里,素来少有外人进出,也不知道公子是怎么来的,恰巧还碰到村里连续几年收成不好,打算卖地为生。”
这么说来,当初苏有辞还不止买了一块地,也不是几块,应该是按照亩来算。
虞卿倒也不是财迷,只是如今他们捉襟见肘的境地,也容不得继续装大方,务实一些比较好。
“当初村子里的情况很难吗?”
余光扫着院子里已经动手的苏有辞,虞卿问了句,“他还很少和我说这些。”
“公子本就是个不愿意说的人,当初买下那么多地,我们都以为他要很高的佃租,保不齐一年庄稼种下来都是给别人做,连饭都吃不饱,谁知道公子还帮我们找到渠道去卖菜。”
苏有辞竟然还想到这些?
惊讶之余,虞卿心里莫名的骄傲起来,觉得遇上苏有辞这样的人,果真不是池中物。
念及此,虞卿缓缓道:“可是城中福润楼,他平时也爱去那里。”
“正是,城里酒楼其实都有自己的进菜渠道,咱们都是村里的,要不是有公子,哪里能接触这些人,不过好在我们也未给公子丢人,每年的庄稼作物都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