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话音落下,哗然声顿起。

分不出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但好像悠悠众口,每个人都在发表自己的看法,每个人都在情绪激昂的议论。

顾惜年继续说下去:“昨日有随着顾家人去迎灵柩归家的百姓,应是记忆犹新。寻常人家有亲人故去,都会寻一口好棺,妥妥当当的将亲人的遗体安放妥当,落叶归根,送他们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可他们是怎么对待我父兄的?糟掉烂掉的木头打出来的棺木,轻轻一碰,棺材板就碎了,请问,哪一国哪一家会如此对待保家卫国的英雄们?是谁在容忍有些人背后下了黑手,以为顾家的儿郎们不在了,便可以随意的轻贱侮辱?”

“昨日我是在场的,的确如大姑娘所说,那些棺木太烂了,几个人抬着,竟然不受力,当场就碎了,那个运送的副将竟然还咄咄逼人,凶的跟什么似的。”

“顾家几位将军的军功,那是皇上封下来的,就算他们不在了,功勋还在,官职还在,哪个竟然敢如此明目张胆的欺辱?”

“会不会是生前便有怨恨,但又并不敢去招惹顾家的将军们,现在看到人家遇难,便不要一张狗脸,算计着要趁人之危了?”

……

说什么的都有。

你一言我一句。

顾惜年俏脸如霜,仿佛是抑制不住悲愤,抬眸向天空的方向望了过去。

实际上,她却是在计算着时间。

登闻鼓响,皇上派人出来查看,必是近身伺候的大太监来做出此事,以他的速度,从朝堂到宫门附近,一路小跑也需要一盏茶的时间。

发现击鼓鸣冤之人乃是来自于顾家,即使是御前最受宠的太监,也不敢轻易代为处置。

他返回去向皇帝禀报,还是需要一盏茶的时间。

等皇帝做出决断,太监领命返回来传口谕时,至少也是半个时辰过去了。

登闻鼓响,便是最好的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