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我就是这个命,我认! 第四十四章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好的,你们看好地皮了吗?万一二哥离开,再买就麻烦了。”

“我和向东看上了一块地皮,就是这段时间二哥很忙,还没时间去量地皮。那是一块玉米地,最好等把玉米收获后再办。我们今年又不急着盖。”

小雨无所谓的说“你们看着办,二哥离开前办妥就行。买地皮的钱从纺织厂里出,去找徐倩拿。”

徐倩给小雨倒了杯茶水,顺口说道“现在厂子回收资金不少,这段时间收棉花,又买机器花去了一部分。现在账上还有十六个多亿,随时都可以去拿钱。”

“大卫,从下周三开始,每天给江春市批发市场送菜时,选最好的菜,每样五十斤,腌菜一次送过去每样三十斤,猪肉八十斤,再放上些排骨,鸡十只给我送到山庄去。你们也别不收钱,市里给我招待费。再说,不是一天半天的事。”小雨特别强调说。

“小雨你就太矫情了。我在江春市,吃的住的,都在你的酒店,我们也没和你客气过。这点东西算啥啊?”晓明皱眉头,还翻了个白眼说。

“你就别管了,我和晓明心中有数。”大卫说。心想,如果向你要钱,你是心里舒服了,我们可就不舒服了。再说,你本身就是大股东,花掉一百元,就有你自己的五十元,我与晓明又能亏到哪里去呀。

一夜无话。

清晨,绯红的太阳,从那片高粱地里跃了出来,如同红灯笼一样,高悬于碧蓝的天边,它就这样微笑着,照耀着春江市新的一天的到来。

路边的树木在这清爽的清晨,默默地伫立着,微风佛来,吹着树叶哗哗作响。路灯笔直地矗立,弓着身子像是在给早起的行人见礼。小鸟儿也来凑热闹,站在树梢叽叽喳喳的叫喊着,像是在讨论着什么,相互争执着。

小雨和婷婷骑着自行车,已经从乡下回来了。穿着合体的运动服,英姿飒爽,看向去充满了无限活力。

婷婷指着一家早点的门头前,小雨看到了招牌,点了点头。两人停放好自行车,走进店铺,找了个靠窗子的桌子坐下。点了小米粥,与小笼蒸包。

不一会热腾腾的蒸包与小米粥送上了桌。

小雨和婷婷骑着自行车走了三十多里路,也实在是饿了。看到蒸包端上来,婷婷开始扒了几个蒜瓣,递给小雨。

小雨一进来,就看到了被辞退的温科长,亓建新,魏明阳三人,他们正头碰头地在低声嘀咕着。

亓建新把一个小笼蒸包一口塞进嘴里,咀嚼几下后,一仰脖就咽下去,眼睛看向温科长,低声说“新来的那个娘们,也真他妈的强势,就这样轻飘飘的一两句话,把我们赶出来了。唉!我越想越不甘,我们干了快十年了,就这样无声无息地下岗了。”

魏明阳点头赞许地说“现在厂里的效益非常好,我听说不但有干不完的活,还大部分商品都是出口的。工人的工资,最高的都在五六千元了,最低的也在三千元以上。我们不该太冲动,就该留下来,哪怕去销售科也行呀。你们知道夏天那家伙上个月挣了多少提成吗?”

两人看向他,同事问道“多少?”

魏明阳看到他们那询问的眼神,知道自己的话吊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五官都同时动了一下,从牙缝里发出了“六十多万呀!”

温科长不相信地说“不可能,按百分之拿提成,如果六十多万,必须卖出去近一千万的货才行。”

“我知道你们不信,其实当时我也不信。我是从亓科长那里打听到的,就容不得你不相信了。夏天就这几个月挣了一百多万了。他姥姥的,现在想回厂子也拉不下脸来。这个臭娘们,怎么就瞄准我们了呢?”

温科长也感到自己太冲动了。就该留下的,大不了就去销售科,无奈地说“哼!你们后悔也晚了。再说,都是自己做的决定,怨不得谁。”

心想,老子一时冲动,你们也是在气头上。看了亓建新一眼,嫌弃地说“老亓,你也太不讲究了,不起眼的包装盒,每一个,你就从中截留十五元。也难怪那个娘们生气,说起来,我们大家还是受你的牵连。”

亓建新翻着白眼看向温科长一眼,撇了撇嘴,还是没开口争辩。心里却在想,你还好意思指责我?司厂长把那些购物清单放在你的面前,你不也是哑口无言吗?每年采购最多的几项货物,都是你亲自出马,里面的猫腻,就像谁不知道似的?

魏明阳不想与他们再唧唧歪歪的,急忙说道“我要去买一辆大货车,准备收菜到省城的批发市场上出售。我跟着别人学习了一周,还真得不错。运过去后,很快就有一些小商贩,或者饭店的人购买一空。这样算下来,每天都在一千元左右,就是出一半的费用,也有五六百元赚头。再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人家这样做也没毛病,假如厂子是你们的,你允许像我们这样的人存在吗?”

当魏明阳站起来,拿出钱包去结账时,看到了小雨和婷婷娘俩。温科长两人看到他傻愣地看着一个方向,也看了过去,正好和小雨的目光相对视。

三人知道自己光落了图一时痛快了,没想到骂了这么久,人家都在一旁听着。看这事闹的,还真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小雨就好像根本没听到他们的谈话一样,笑了笑说“吃饱了?”

“是,哦,刘总也过来了。呵呵,我们吃好了,你慢点吃。”说完走到柜台,付了钱,三人快步离开了。

婷婷咧嘴一笑,说“都说女人喜欢骂人,看来男人骂起人来也不是盖的。”

“算了,你也都听到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对同一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谁又能堵住悠悠众口呢,只要做的不过分,就不用与他们计较。”

下午,接到二哥的电话,说省城曾主任过来了。小雨和婷婷来到二哥的办公室。

小雨是认识曾主任的,在与胡省长他们在一起吃饭时,曾主任也去了。

曾主任热情地对小雨说“哈哈,我来时,胡省长还特意叮嘱我,一定和刘总,刘市长商量着,把这次接待工作做好。”

“曾主任客气了,我们一定会和省里配合好的。”二哥谦虚地说。

婷婷像服务员一样,给他们倒茶,而后就坐在一旁安静地倾听。

曾主任对刘市长说“孔老他们上次来到春江市,去看过蔬菜大棚了,这次肯定会去你们的纺织厂看看。回到市里吃午饭,饭后孔老就回去老家看看,可能在你们这里住一晚。”

二哥笑着说“好的,我们现在刚搬入新的办公楼,宾馆也装洗好了够档次,里面设施齐全,住下没问题。”

曾主任看了婷婷一眼,心想,有你这女儿,还有这个外孙女。接待工作绝对没问题,笑着说“刘总,你会全程陪同吧?到时候,你就向老人们介绍春江市的发展情况。”

“好的。问过孔令强,孔家在村子里共三百六十户孔姓人家。全村共有六百多户人家。我和孔老回去村庄时,会从厂子带上家纺,和保暖内衣,每户送一份。这样也好看,对吧?”小雨笑着说。

“这样很好,既能让老人家感受到回归故里的亲切感,也能是村里的亲人感到温暖。”曾主任乐呵呵地说着。心想这个刘总确实想得很周到。孔老回家乡,空着手怎么好见人呢?真是八面玲珑的女人。

二哥客气地说“好的。曾主任,有不周到的地方给提个醒,把事情办圆满,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他们去了孔老的家乡。威坪县,东俊乡,孔家堡。这里正是棉花基地,也有少量的蔬菜大棚,因为村子的南面有一条河,市里已经派人在河道的不同地段磊坝,进行了截流,这样就可以浇灌着大片的土地。

进入村庄,就像许多村庄一样,在村子的外围大都是新房子,而村子里面却都是年久的老房子。孔令华把小雨他们带到孔老家,曾经的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