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见她这样,忽然都不敢再说笑了。
老太太看了孙氏和李姝一眼,“当日你们婆母走的时候,不放心三个孩子,一再拉着你们公爹的手,让他定然要好生对三个孩子。我知道她的意思,她是怕有后娘刻薄孩子。”
说完,她叹了一口气,“这些年,你们公爹日夜苦熬,总算把你们都拉扯大了,老大老二都有了官身,慧娘也有了好人家,家里也给她置办了一份好嫁妆。你们公爹,再没有对不起你们婆母的地方了。”
她抬眼看了一眼两个孙媳妇,“都是做娘的,我如何不懂她的心思。只是,你们都大了,都有了自己的小家,每日一小家人高高兴兴的,可怜你们公爹,整日一个人孤孤单单的。白日在衙门累个臭死,夜里回来,还要忙着定夺家里的大事小事,身边却连个嘘寒问暖的人都没有。慧娘懂事,这几年没少照顾他,可慧娘已经出门子了。你们公爹才四十多岁,如今也做了六品官,难道以后就要一个人孤孤单单一辈子吗?”
李姝顿时不知道说什么了,孙氏也哑口无言。她们是做儿媳的,怎么能过问公爹续弦的事儿。
老太太见两个孙媳妇都没开口,忽然落下泪来,“那是我儿子,我眼见他一直做个鳏夫,如何不心疼他。这一大家子人,都想靠着他,却没人能多关心他一分。我就是死了,也和你们婆母一样不能闭眼呀!”
李姝被她哭的心里有些难受,但她真做不了主啊。若赵书良愿意续弦,李姝本人并不反对,想来赵家兄弟也不会反对的。
孙氏见弟妹捧着肚子,自己只得先开口,“阿奶,阿爹一个人,我们如何不关心呢,只是,这事儿我们也做不了主,阿爹也不是小孩子,还是要他自己点头。”
老太太止住了哭声,“你们不反对?”
孙氏看了眼李姝,她还不知道弟妹的意思呢。
李姝也看了眼孙氏,微微点了点头。
孙氏忙笑道,“阿奶,有人替我们照顾阿爹,我们只有高兴的,怎么会反对呢。”
老太太忙笑道,“好孩子,我知道你们都是好孩子,看我,老背晦的,快要过年了,掉什么眼泪,该死。”
众人忙劝她,“老太太都是关心儿孙。”
李姝和孙氏坐了一会子后,一起回柿子树巷去了。
路上,孙氏欲言又止。
李姝笑道,“大嫂想说什么?尽管说?”
孙氏担忧道,“弟妹,咱们这里放了海口,还不知道官人和二叔怎么想的呢。若是他们心里不愿意,咱们岂不好心办坏事。”
李姝沉默了片刻,安慰孙氏,“大嫂不必担忧,这也不能怪咱们,阿奶事前也没透个音,忽剌巴地问咱们,若不答应,岂不说咱们心狠。咱们也实在没办法,被阿奶架到了火堆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