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李穆川带头抚掌,“姚大人公正无私!”

陈氏知道不让黄氏沾一点是无法善了的,好在自家占了大头,也点头同意。杨镇兄妹见阿娘同意,也表示同意。

打抱不平的衙役从袋子里掏出40两官银给杨老二,给银子的时候还朝他翻了个白眼。剩下的,衙役一起交到杨镇手里。银子颇为沉,杨镇双手抱着才没掉地上。

黄氏又道:“镇哥儿芙娘年幼,不若我替你们保管着吧。”

杨镇朝黄氏鞠躬:“阿爹去了,我们本该替阿爹孝顺阿奶,岂能再让阿奶为我兄妹二人操心。阿奶放心,孙儿虽不成器,定能看好阿爹留给我的家当。”

黄氏噎了一下,看杨镇态度坚决,又有李穆川一家人在场,不敢强行把银子收过来。

第22章 探遗孀李家升官

杨镇挺身而出,护住寡母陈氏免遭后婆母欺凌。小小年级,颇有担当,赢得了众人一片赞叹。只黄氏三人恨极,死了个杨运达,又来个杨镇。

吵吵嚷嚷了几天,终于把杨运达安葬了。一众亲朋皆回去了,只有黄氏母子二人赖着不走了。黄氏的理由是,老大死了,家里无人主事,她老婆子要帮忙看着。杨老二身上无差事,整日靠着给人帮闲度日,干一天有一天,不干也无所谓,便要留下照顾侄儿侄女,巴望着能再从大房刮两层皮。

但二房家中两儿一女,且大儿子杨超也要上学,学堂离这里又远,只得让汪氏带着孩子们回了家。

陈氏见这母子二人无耻,怕子女受欺负,强打起精神,将家中事理起来。杨运达新丧,陈氏等人要守孝,故此每日清汤寡水。

黄氏年纪大了,受不住寡淡的茶饭,待要走,舍不得大房的家资,只能每日在家挑拣陈氏,骂骂咧咧。杨老二受不住,自己偷偷跑到外面,走远一些,买些肉食吃。陈氏一概不理,黄氏越骂,她做的饭食越简单。

杨镇每日劝黄氏:“阿奶是长辈,岂有为阿爹吃素的道理。不若暂去二叔家,阿爹给阿奶留下40两银子,尽够阿奶过几年好日子了。”

黄氏不好说银子要留给亲儿孙,只含糊道不放心他们兄妹。

陈氏见儿女年幼,整日陪着吃些粗茶淡饭,心有不忍。她让杨芙娘把李姝叫来了。

李姝见到陈氏后,依规矩行了礼,“婶子叫我有何吩咐?”

陈氏掏出一些银子,分成两份,吩咐她:“好孩子,我现下不好出去走动。你把这个给你阿娘。左边的是你阿叔丧礼上你们家买东西垫付的银钱,右边的。”

她瞥了一眼女儿,“你哥哥姐姐们整日陪着我吃素,虽说要守孝,但他们还小呢,有那个心意就行,岂能熬坏了身子。我家里乱糟糟的,我也无心做。况且,做好了,那起子小人更赖着不走了。劳烦你阿娘做些好吃的,我每隔两天让他们兄妹去你们家,让你阿娘代我照看照看。”

杨镇兄妹都道:“我们怎能抛下阿娘自己去享福,我们也要为阿爹守孝。”

陈氏哭道:“你们阿爹没了,你们就是我的命根子,你们若不好,我还如何活。你们听我的,就是孝顺了。”

李姝也认为让未成年的小孩长期吃素很不人道,她把银子收进怀里,“婶子放心,这事儿保管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