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将那些画儿都收好,提笔在纸上写下了自己这段时日的心中所想——并三州。
第44章 入V第二十二章
苏崇文任辽州知州的第一任里,救活了别人眼中‘重病垂死’的辽州,他上书说想趁热打铁,让辽州彻底地摆脱荒贫的帽子,皇帝才准了他的连任请求。
在第二任中,苏崇文果然没有食言,辽州发展的势头俨然已经超过了许多地处中原的州省,更是凭借煤石、砖瓦等地域特色直接将一州之经济与其它州紧紧捆绑了起来,往来商户逾十万人。
眼看着苏崇文的第二任任期将满,皇帝挺担心苏崇文再上书给他,说自个儿想要将辽州做大做强,还想再连任一次。
一个农门出身的仕子,能够在五年之内将一片‘死地’起死回生,若是朝廷一直都压着不给他升官发财,怕是天下读书人不知道会怎么议论朝廷。
这次,皇帝决定先下手为强。
并三州,为一省,定名北疆,封原辽州知州苏崇文为北疆省省通政,俸禄翻番,主管北疆省大小事宜。为保北疆省安宁,特封原戍北将军为镇北大将军,统军二十万,常驻乌拉州,协助北疆省省通政行事,护佑北疆百姓不受流寇跶虏侵略,护佑北疆平稳发展。
颁布圣旨的太监荣公公是皇帝的心腹,他从宫城出发,离京城,一路北上,入辽州,他亲眼看着越是远离京城,繁华烟火便越发稀少,直到进了辽州,步步趋近辽州城时,才感觉自己又回到了繁华的人间。
辽州城之繁华,远非那些暗桩密探所描述的空泛。
刚入辽州城的城门,看着那宽敞整齐的石板路以及沿街叫卖的往来行人,荣公公就迷了眼。
单凭这份气势,辽州城已经不弱于除却京都之外的任何一州府省城了。
荣公公此行,可不仅仅是为了宣旨,他还得充当皇帝的耳目,帮皇帝来亲眼看一看这辽州的模样,好回去一一讲给皇帝听。
一行人悄悄找了处客栈住下,打算观望两天再去衙门宣旨。
北疆的天黑的早,荣公公原先还打算早点歇下,可没想到在客栈中早早用过晚饭之后,竟然发现街上不知何时已经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火,一盏灯接着一盏灯,很快就汇成了灯海。
灯火交织掩映,竟然将笼罩在辽州城上方的夜幕给遮了过去。
荣公公心下震惊,赶紧带上随从出了客栈,沿着客栈门前的那条大路朝着辽州城最繁华的那条街走去,除去沿街叫卖的冰糖葫芦、面具泥人、糖画糕饼之外,这辽州城中居然还有很多单独的小饭馆,里面卖着闻一鼻子就让人食欲大动的暖锅子,一大群人围在一个点了煤石的铜锅前,边吃边聊,时不时吸上一口凉气,不知是被烫到还是被辣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