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清意侧头看着父亲,比起上一次在燕国王宫相见时,他消瘦了许多,衣带渐宽,颧骨突起,白发丛生,他无力地跪在地上,对周围的欢呼雀跃充耳不闻。
母亲侧着头与她对视,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嘴唇动了动,问她还好吗。
她点了点头。她知道母亲这些年在后宫中并不好过,总是因父亲的胡作非为伤心,又因宠妃的放肆而生气。母亲常年吃斋念佛为儿女祈福,亡国对她来说不过是燕王的罪有应得,只要儿女安好,她便没有挂怀了。
葛喜拿出王昭,阳光射在昭书的金丝上,反射出绚烂的光芒,他朗声宣读昭书。清意听着,昭中颂扬许王功绩,将燕国王都封为南郡。
燕王封为易侯,与夫人世子一起赐居原襄伯府,无召不得出。嘉玉公主温淑贤德,封为贵妃,赐居妍玉宫。
四人叩首谢恩,母亲深深地望了清意一眼,充满忧愁。哥哥亦望向她,不舍地轻呼了一声:“妹妹……”
士兵将他们拉起来,押送去襄伯府。海沛迎上来,将燕清意扶起。
金光铺洒在青石板上,她眼见父亲、母亲、哥哥先后迈进阴暗的马车里,她望着他们的背影,目光留恋在他们身上,此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贵妃娘娘,这边请。”海沛道,他将燕清意迎入偏门,走进王宫。
她望着静穆高耸的宫门,心中不禁感叹,重活一世也逃不过做妾的命运。
采枝紧紧地拉着她的手,两人对望,给彼此勇气。
此时,两个宫装嬷嬷从一侧的宫道里疾行而来,她们打量了三人一番,对采枝说:“这位是采枝姑娘吧,请随老奴来。”
“二位有何事?”燕清意想起许王托她寻找采枝之事,心中升起一丝不安,她紧紧地拉住采枝的手,“可否让我同去。”
两位嬷嬷对着燕清意行礼,并不作答,又对采枝做出“请”的姿势,面色阴沉。
“太后寻采枝有要事。”其中一位嬷嬷略显不耐,浊黄的眼珠子盯向一旁的海沛,“海沛公公,你怎么当差的?”
海沛忙劝说:“贵妃娘娘,这两位都是太后跟前的人,寻采枝不过询问一点琐事。娘娘初入王宫,还有许多要事要忙,就别让太后烦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