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就给了他十两银子,本钱路费,也就够一日送的。
幸好顾筱还给了他六十两,沈大娃总不能写信要钱,所以就先挪用了一部分。
六十两银子也不够,出门在外,沈大娃才知道花钱多,几十两银子看着多,可花着少,做生意要本钱。
要是再这么花下去,沈大娃连回来的盘缠都没有。
后来他见村里人捕鱼卖鱼,一斤鱼才几文钱,索性做起了倒卖海货的生意。
本钱是从顾筱这里借的,第一次他运了六百多斤海鱼去县城里卖,抛去来回的路费,总共赚了八两银子。
八两银子虽然不多,但那是沈大娃自己赚的第一笔钱。
后来就从村里买鱼,往周边县城省城送,还往南方送。
卖一斤鱼赚十几二十文,沈诚卖的多,赚的也就多了。
他这回是从南边回来,剩下的几袋子直接当年货。
现在天实在太冷了,也没人下海挖生蚝,得来年开春了,二月份再挖。
不过村里人还捕鱼,养家糊口也是不易。
沈大娃准备在家里待到十五,然后再出去。
周氏听的啧啧称奇,心道我大孙子出息了,“不错,能赚钱了!”
大娃嘿嘿笑了两声,“我也是撞运气,那个村子小,卖鱼得去县城卖,周边还有好几个这样的村子。”
“奶,总共送了三十二天的生蚝,算上路费这些天花了一百八十两,我临走前您给了我十两银子,所以还得再给我一百七十两。”沈大娃说这话的时候有点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