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会时,有秘书特地给苏采青递了话,区长等人请她去食堂吃饭。
苏采青倒是不害怕,有人请吃饭也正好,她就不用忍着肚子饿回家了。
政府机构的食堂,水平当然要比外面好一些,肉食之类的是不缺的,苏采青也没客气,要了三四样菜,才坐下来吃。
区领导班子和苏采青坐在一起,团团围着,简直是像怕她跑了似得。
“苏同志的发言,真的是十分精彩,让我们都觉得获益颇深啊!”区长笑眯眯地说。
苏采青要报以笑容:“都是一些拙见,如果值得采纳,那就太荣幸了。”
“意见确实是非常好的,不过我们也有些疑问,想跟你讨教一下。”
苏采青说:“讨教不敢,只能说是建议。有些问题,你们站的比我高,看得比我远,自然比我想得深。”
苏采青也不敢托大,以她的经验来说,把姿态放低,总是没错的。
双方就这样互相拍马屁几个回合,才进入正题:“人才储备这个事情,我们想听听你详细的想法。”
苏采青说:“其实成年的人呢,都是劳动力,劳动力就像水,要用正确的方法对待它,才能取得一个良好的平衡。现在咱们面临的情况是,水多了,所以一部分水要储备起来,甚至可以把它做成更加好的蒸馏水,就可以用在更加特殊的地方。而学校教育,就是这样一个蒸馏的过程。除了大学,下面的大专,中专,还有技术学校,都可以考虑扩大招生,将年轻人招进去,教他们有用的技能。等他们学到了技能,又能够反哺社会和经济,促进经济的发展。”
区长在问,后面的秘书就唰唰唰的做笔记,听着那声音,苏采青就忍不住想,做秘书也不容易,这做笔记的手得多酸啊!还是录音笔好,不用这么麻烦。
“那剩下的那部分水,按照你的意思,就要用?”
苏采青说:“能够接受教育的年轻人,并不算多。就比我家,我妹妹在上夜校,因为她有我的支持,吃喝拉撒不用担心,住处也有我。可是有些年轻人还需要养家,不说要花钱上学,就算是免费的,他们也没法去。对于这样的人,就要给他们一条路可以走,即便不是什么坦途,也得让他们支撑得起一个家。”
“可是,如果小商小贩之类的太多了,也不太好吧?”有人问。
苏采青咽下口中的食物,说:“小商小贩是做生意的,他们做生意就要有东西可以倒卖,就需要有货源。这也是商机。而且市场有它的调节功能,如果本地的商贩太多,竞争过于激烈,市场的规模又不够大,有些人自然就会把目标转向外地。到时候,他们就是把外地的钱,赚到咱们本地的荷包里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