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书,就当是给他们做游戏玩。就算是书籍散佚了,就当是做了文化传播了。

这次回来,苏采青又去看了看苏二壮在准备的养殖场。

苏二壮本想回村里养猪的,毕竟乡下猪草到处都是,能省一些成本,孙细娥和苏二柱还能帮一些忙。可是想到猪的运输问题,还有饲料之类的问题,他还是考虑在吉阳的周边建一个养殖场。

在他犹豫选址的时候,苏二柱和他聊天说:“二壮,你五妹看好的事儿,没有不成的。只是在村里办养殖场的话,我还是劝你不要想。咱们家起了这么大的房子,已经有许多人眼红了呢!”

苏二壮在村里几十年,当然也明白村里一些人的秉性,并不很吃惊,只意外苏二柱以前没提起过。

见苏二壮想问,苏二柱抽着烟,说:“过去了的事儿,就不说啦!现在也没几个人敢得罪咱们家了。这也是因为你妹的生意在城里,他们摸不着。要是在这乡下地里头,不光是咱们村的,外村的也看不过眼呢!”

以前他们家简直是全村垫底最穷,因为家底薄,怎么干都是穷,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谁知道苏采青在外头突然来了个大翻身,带着全家成了全村最富呢?既然是出头鸟,自然会被人盯上的。

因着苏二柱这番话,苏二壮才下定了决心,在吉阳周边找个地方建养猪场。

苏二壮问苏二柱:“我去开养猪场了,我大哥去干工程队了,小壮去跟着五妹做生意了,家里没人看着你和娘了,能成吗?”

苏二柱呵呵笑着,烟从他嘴里冒出来,吐了两口烟,他才说:“你们兄弟姊妹常惦记我们,就是孝顺了。现在吃得好住得好穿得也好,还有啥想头?你们兄弟几个都是要养家的,现在不多去挣几个钱,成天在地里刨食,是没出息的。”

虽然孙细娥也会常说,不知道儿子在做什么,不知道哪个闺女现在怎么样了之类的,但是她也不是盼着他们回家,就是盼着他们在外面都好好的。

苏二壮自己去跑了地方,根据自己在学习班学的,养猪要地势稍高一点,最好是在半山坡上,还要在下风方向之类的,水源也要近等等,找了个还算合适的地方。

苏大壮帮他找了人手,买了材料,他就自己领着人盖起了猪舍。

“二哥!”苏采青冲着苏二壮喊。

苏二壮此时正在弄屋顶,听到苏采青的声音,立马停了手上的活儿,下来问:“这大热天的,你咋来了?”

“我来看看你这干的咋样了。”苏采青说。

苏二壮扭头看了看正拔地而起的猪舍,说:“主体已经搭好了,现在在盖屋顶,剩下还有些挖深水沟之类的活计。现在正在抢时间做呢!我就想着早些开始养猪,抢在过年前出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