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忙之中叨扰您了,感谢您抽空与我会面。”苏采青一见梁学超,就主动开口说。

梁学超也不瞎客套,直奔主题地问:“不知道苏老板约我见面,是有什么事?”

苏采青也直白地说:“是关于梁启恒的一些事儿。他最近对电影十分感兴趣,不知道您知道吗?”

梁启恒跑去剧组干活的事儿,他们全家都知道,虽然都觉得他因为没定性,所以看到个新鲜事儿就瞎凑热闹,但也没人反对。

“我知道,不知打你想要说什么?”梁学超有些迷惑了。

苏采青直接说:“他想去学做电影,想成为一个导演,但是他不敢和家里说,有些愁苦,因而请我当这个说客,和您聊聊这个事情。”

梁学超果然惊讶,还有些生气:“这臭小子,又闹什么花样,从小到大就不务正业。都二十好几的人,也不想想这一生该如何立足,唉……”

苏采青等他骂完了,才说:“这件事,您先听我细细与您分说一番,再判断他是否是不务正业,可以吗?”

梁学超点点头,反正来都来了,不如听人家把话说完。

苏采青给他续了一点茶,说:“我反倒觉得,这次他可能会定下来呢。之前启恒就是对照相有兴趣,自己琢磨加跟人学,现在也能拍得不错了,特别是在人像上,他照的相片会有一种特别的美感,所以我每一季都会找他给我们家的新款衣服拍宣传图。”

梁学超闷不吭声,他是看过梁启恒拍的照片,但是没有仔细研究过,更加不知道梁启恒的照片有自己的美学创作在里面。

“电影和照相的共通之处,就是在于镜头说话,启恒对光影的艺术很敏感,对人像的美也很善于去捕捉。这是他的天赋。而且这次他在剧组干活,帮着导演解决了好些个难拍的镜头,人家也说启恒是有这方面的天赋的。”

梁学超依旧不吭声,隔行如隔山,他不懂什么电影美学之类的,也插不上什么话,只隐约想起来,梁启恒似乎在家也说过这事儿,只是自己没太在意。

说到这里,苏采青顿了一下,总结自己刚刚说的话:“这是我要和您说的,启恒走这条路的可行性。他有这方面的天赋,尝试是完全可以的。另一点,则是您会比较关心的,这份工作的意义。”

梁学超不由得坐直了一点,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女人讲道理的时候,他就不由自主地接受了她的逻辑和说法。

“您是教书育人的教授,志在探索历史人文方向的秘密,希望能够让大家以史为鉴,以他人为镜,在思想上获得提升。而拍电影这件事,一样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电影通过讲故事,去促使人们获得感悟,明白一些道理,与您在课堂兢兢业业地传授知识有异曲同工的效果,不同的是,坐在您的教室里的,最多几百人,可是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的,会有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到将来,会有上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