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跟索额图等人则心里咯噔一下,只因站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被称为“铁面御史”的郭琇,这人不是他们两党中的成员,而且看称号就知道,他是什么人了。
康熙则心中微喜,果然,他大清还是有直臣、清臣的。
郭琇说出这句话后,已经完全把生死置之度外,声音冷静而沉稳。
郭琇,历史上以三道奏疏留名,尤其后两道,第二道,他参奏了明珠的种种恶行,拉开了九龙夺嫡的大幕,第三道,他则参奏并因此搬倒了高士奇,他的每一道奏疏,基本都有重大的意义,所以人称“郭三本”。
今天,他要上他的第二本,武英殿大学士明珠,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所犯罪行罄竹难书。
跟平答应只是听说明珠的罪行不同,他的奏本条理清晰,有理有据,甚至每条都细细勘验过,有详细的分析。
这一本,如果说平答应只是拉开序幕,那他则是将这件事直接搬到了众人眼前,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康熙看完奏折,勃然大怒,果然是真的,明珠比他想的还害人误国,不敢想象,再这样下去,大清的朝政会腐坏到什么地步,可恨、可恼!
“你有何话说?”他压着怒气,诘问明珠。
明珠一党全瑟瑟发抖,有些几乎站立不住,他们全看向明珠大人,希望他有应对之策。
明珠只是那样站着,站着,忽然,他跪倒,“皇上,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若郭大人有证据证明臣有罪,臣愿意领罚,若没有,臣也不愿意被人冤枉。”
他这是什么意思?所有人都一愣,以退为进?还是认命了,他竟然不为自己辩驳。
索额图一党听此,大喜,这可是压倒他的好时机,况且,这时,他们也急需转移皇上的视线,免得皇上查到他们头上。
纷纷,他们忍不住跳出来,揭露明珠的各种罪行。有有证据的,有凭空猜测的,一时间,所有矛头全指向明珠。
康熙没当场评判明珠的罪行,晚上,他的案头则摆满了更多明珠罪行的奏本,那些大部分都是索额图党上的。
第二天,依旧如此,这次,明珠一党不堪忍受,开始回敬索额图,上本奏称他的种种恶行,甚至隐约影射起了太子。当然,他们没说宝妃的事,他们说太子竟然容不下十二阿哥,不孝不悌。好像,他们已经笃定,平答应就是受太子跟索额图指使,才会害宝妃娘娘一样。